• 59阅读
  • 0回复

咽喉要道运输紧 土制机械显威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1
第2版()
专栏:

咽喉要道运输紧 土制机械显威风
本报讯 四川江津县猫儿口码头用土机械装卸,消除了码头繁忙的现象。
江津县江口猫儿沱码头,是川黔铁路的终点,又是和成渝铁路的交接点。也是贵州、云南、四川物资进出的咽喉。南桐矿务局的煤焦,重庆钢铁公司的钢铁原材料等,都要从这里进出口。今年第四季度,由于钢铁原料的激增,每天运量更增加到一万吨以上,比去年增加四倍。而猫儿沱码头小,距离短,地方狭窄,坡度大,劳动强度高,完全靠人力搬运,要担任这样繁重的运输任务显然是有困难的。重庆提出了“苦战一月,实现上坡坐车,天线运输化,下坡梭槽化,平路车子化;以花钱少、效率高、土办法来代替搬运工人的笨重体力劳动。”这个口号立即获得了工人同志们的热烈拥护。全站一千多职工当即献妙计五千多件。公司党总支及猫儿沱支部立即又号召大家:“能作木工的当木工,会打铁的就打铁,什么都不会的就做普通工。”很快就建立起一个木工厂,一个铁工厂和捆绑组,大搞起技术革新。先后安设了四十公尺长的木梭槽六个,六十公尺长的坠车道,同时还安上自动卸土坠车,又做好九十部自动卸煤车。粮、煤用梭槽,焦炭和杂货用坠车,以重带轻的办法来运输。这样提高了工效三倍,减轻了工人的繁重体力劳动,消灭了上下坡挑抬的困难。安一个木梭槽架子,才花两千多元的造价,以运输量计算,一年可为国家节约五万多元的资金,同时又保证了火车、轮船、木船的正常运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