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街道工厂往何处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7
第2版()
专栏:

街道工厂往何处去
欧阳超
街道工厂往何处去?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有这个问题呢?因为许多城市的街道工厂在发展中都遇到一些困难。一曰生产方向不明确;二曰原材料不足;三曰技术力量跟不上。由于出现了这样一些困难,有些街道工厂曾同大工厂抢任务、抢原材料,抢技术工人。“观潮派”之流就站出来说:“快收摊子吧!这样搞下去还叫什么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当然是要讲的,但“收摊子”却要不得。我们国家的工业不是多了,而是还很不够;摆在街道工厂面前的,不是“收摊子”的问题,而是把摊子搞好的问题。既支持街道办工厂,又避免不同大工厂在任务、原材料、技术力量方面发生矛盾行不行呢?行。今天本报发表的西安市的新闻就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经验,这就是:组织街道工厂为大工厂加工。
街道工厂为大工厂加工之后,不仅任务固定下来了,方向明确了,原材料也不必到市场去“抢”,技术问题也可以得到大工厂的帮助。这些,对于街道工厂的巩固、提高和发展,显然是有决定意义的。更重要的是,把街道工厂组织在大工厂的周围,使街道工厂同国营的和地方国营的工厂挂上钩,就把街道民办的工业同国家计划联系起来,增强了完成国家计划的物质力量。
对大工厂说来,也增加了助手。大工厂把一部分技术比较简单的活交给街道工厂去做,就能腾出力量来担负国家更多的生产任务。而且大工厂本来就有许多产品零件是由地方小厂协作生产的,大跃进以来,这些小厂纷纷“升级”,自己承担了独立制造的任务,挤掉了一部分为大工厂生产的协作产品,街道工厂正好补上这个位置。
大工厂是正规军,街道工厂是民兵。民兵要配合正规军作战,正规军要帮助民兵发展。将来,在需要的时候,一部分街道工厂也可能发展成大工厂的一个分厂或者一个车间。大工厂把一部分街道工厂组织在自己的周围,街道工厂为大工厂服务,是一件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的事情;也是一件对目前、对将来都有好处的事情。看来,这件工作很值得抓一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