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4
第7版()
专栏:

名词解释
卜凯
卜凯是美国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帝国主义的代言人。解放前,曾任我国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并著有“中国农家经济”、“中国土地利用”、“中国之田权与租佃制”等书。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维护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反动理论。他把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说成是“人口过密”,并公开主张用“战争、天灾、疾病”来阻止人口的自然增加。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托·罗·马尔萨斯(1766—1834)是英国的神甫和庸俗经济学家。1798年,他发表了一种仇视人类“论人口规律”。根据这个“理论”,人口按几何级数(一、二、四、八……)增加,而生活资料只按算术级数(一、二、三、四……)增加。这就是说生活资料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因此,他主张每隔一个时期,就要用饥饿、瘟疫和战争来大量消灭人口,以适应生活资料增长较慢的状况。这是赤裸裸地为剥削阶级的剥削制度辩护,疯狂地仇视劳动人民的反动理论。
土地报酬递减率
“土地报酬递减率”最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杰·安特生
(1736—1808)提出的。马尔萨斯剽窃了这个“规律”,把它作为他的人口论的理论基础。按照这个“规律”,投入土地的劳动和资本达到一定界限以后,产量不是相应增加,而是递减的。列宁曾经指出:“这个论据是最没有内容的抽象,它撇开了最主要的东西:技术的水平和生产力的状态。”我国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经验证明,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愈多,产量就会愈富,土地的报酬不是递减而是递增。
威廉士
威廉士·瓦西里·罗贝尔托维奇(1863—1939)是苏联卓越的土壤学家和农学家。曾任苏联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季米里雅泽夫农学院教授。
威廉士总结了过去土壤科学研究的成果,研究了土壤结构的形成,建立了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一整套方法的学说,制定并论证了草田轮作制。他把土壤学说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使它成为一种独立的自然科学。
李比希
李比希·尤斯图斯(1803—1873)德国卓越的化学家。曾发现同分异构现象,研究出分析有机物质的方法,定出关于根和酸的碱度的精确概念。他提出所谓植物的矿物营养原理并指出矿物肥料的作用。他促进了农业化学的科学发展。但他错误地认为土壤肥力只由土壤的化学性质来决定,植物根系对土壤产生不良作用。却看不到生物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单因子分析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只抓一个现象,一个方面,一个因素,把其他可变的因素作为一个常数固定下来,不考虑它的联系和发展,这种研究方法就叫单因子分析。例如把土壤的温度固定为二十度,湿度固定为10%,然后进行施肥后土壤变化的研究。这样得出的结果往往是孤立的,因而也是片面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因子分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