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配角万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6
第8版()
专栏:

配角万岁!
孙元凡
办任何一件事情,总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演戏有主角与配角。喝茶有茶壶与茶杯。开火车有司机与司炉。盖房子有梁柱与檩椽。军事机关有司令部与后勤部。工厂有主厂房与辅助车间。医院有医生与护士。工业与农业、中央与地方、大与中小、洋与土,四个并举,要以工业、中央、大与洋为主干。
主与次,轻与重,是永远存在的。主次不分,轻重倒置,就会办坏事情,永远要反对。这是无人怀疑的。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光有白娘娘,没有小青,是唱不成“白蛇传”的;光有司机,没有司炉,是开不成火车的;光有司令员,没有后勤部长,是打不成仗的;光有医生,没有护士,是治不好病的;光有梁柱,没有檩椽,是盖不成房子的;光有主厂房,没有辅助车间,是制造不出东西的;没有四个并举,不用两条腿走路,是不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这就是“牡丹虽好,终要绿叶扶持”。然而,这个似乎很简单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通晓、时时刻刻记得牢的。岂不是吗?只愿唱主角,不愿跑龙套;当医生有前途,当护士没出息;战斗英雄光荣,炊事员伺候人,这一类重主轻次、重“重”轻“轻”的错误思想,不是还随处可碰到吗?许多办工业的人,不是曾经长时间不大懂得四个并举、要用两条腿走路的道理吗?
上面讲这样一大堆,为的是指出这种不愿当小青——不愿当配角的现象,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颇成为一个问题。自从大跃进以来,大家争着生产大产品,生产主机主件,许多原来做配件的工厂升级为做主机的工厂,譬如汽车修配厂生产汽车了。配角唱主角,这本来是件好事情。可是主角配角一多一少,主机的生产与配件的生产一脱节,不成比例,即设备不成套,那问题就大了。工业生产还不比唱戏喝茶,缺一个跑龙套的、缺一个茶杯,总还不致唱不成戏喝不成茶;一台机床缺一个螺丝钉,一台发电机缺一个仪表,硬是开动不了或不敢开动的。
现在,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汽车、机床、发电机这类主机去了,而螺丝钉、仪表、阀门这类配件,这类缺一不可的“小东西”,却关心不够,跟不上去。一台汽轮发电机的主体是三大件: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可是它们的辅机和配件却有一百几十种,五千三百多件;三大件由三个工厂生产,而五千三百多配件却需要成百的工厂来生产。主机大跃进了,配件没有大跃进,主机仍然不能发挥作用,主次轻重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工业生产中最为显明,而且有的时候,某些配件的作用并不亚于主件,甚至比主件关系更大;有的配件比主件还难制造。这正如在“白蛇传”中,小青的关系重大一样。
这种重主轻次,重“重”轻“轻”的思想,在宣传工作中也常有反映。在工业生产方面,请问我们的记者和报纸,对于螺丝钉、仪表、阀门这类配件的生产,是不是有了足够的重视呢?
让我们高呼:配角万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