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公社化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共同跃进 邓川县各族人民大协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2-02
第7版()
专栏:

公社化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共同跃进
邓川县各族人民大协作
本报昆明1日电 记者叶子健报道: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邓川县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县内山区和平原的民族团结,各民族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大搞工具改革,大搞积肥运动,从而推动了生产更大跃进。
邓川县有汉、白、回、彝、傣、藏等六个民族共六万八千多人,其中白族最多,占人口的一半以上。汉、白、回等族多住在平原。彝族多住在山区。住在平原的民族以种稻谷为主,并擅长饲养奶牛和打渔。去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达一千三百多斤,在云南省数第一。山区的民族会种旱地,他们种的洋芋、荞麦都获得高产。他们还长于畜牧,并经营着大片经济林木和果园。但山区和平原也各有缺陷,山区缺大米,蔬菜和喂养牲畜的稻草;平原区少木柴和小春籽种等。过去因为互相供应问题,民族之间不免发生一些小纠纷。1956年,全县实现了高级合作化,平原和山区分别办了三十四个高级社,农业社间互相调剂,初步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有一些问题高级社仍然无法彻底解决。
为了适应生产大跃进的形势,去年10月间中共邓川县委根据各族人民的要求,把三十四个农业社合并起来建立了两个人民公社。两个公社都有平原和山区。公社建立后,首先就面临到秋收秋种和大战钢铁铜两大任务,劳动量与运输量比1957年同期增加了好几倍。在此情况下,中共邓川县委和公社党委根据公社化后的有利条件,决定团结各族的力量统一安排山区平原的资源,掀起大搞工具改革的群众运动,以节省劳动力。公社确定山区彝族和一部分白族社员,主要进行砍伐木料和挖洋芋,尽最大努力满足平原区制造新式农具和洋芋籽种的需要。平原区的汉、白、回等族社员,主要负责秋收秋种和具体进行工具改革。这样,山区的木料便源源不断地运下山,平原区的各族铁匠、木匠、农民都一齐下田研究如何改进工具。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县就制成了三万多件新式农具和近万件畜力车和手推车,加上过去高级社造的,平均每个劳动力有了三件新式农具和一部车子,每个生产队都有了一套马拉或脚踩的打谷机,筛谷机、风箱和几部畜力车和许多手推车。在丰收的田野上,很少看见人打谷、筛谷、背谷和扬场。一部筛谷机代替五十多人在工作,一个风箱代替三十多人扬场,各族社员们一面秋收,一面深翻稻田土,做到了稻倒田翻身。这时山区又给平原调运了一百多万斤刚收下的洋芋种,平原也给山上调去了一百多万斤米。山下山上的社员都很满意。
为了争取更大的丰收,目前邓川县各族人民又携起手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积肥高潮。不久前,山区的社员又给平原的社员送下来了大批木料,赶制了近万部胶轮、木轮马车、手推车和许多木船。同时,还修了一百多条马车路和沟通各个湖沼的水渠。每天清晨,六千白、汉族妇女组成的专业大军,带上铁耙,跳上新制的木船,用竹篙点破水上的薄冰,到星罗棋布的湖沼捞海泥海草。六千多名各族男社员驾起马车和手推车,顺着新修的大路,奔赴山区森林边缘挖掘陈土腐叶。山区的彝族、白族社员赶着一万多只牛羊,到平原区的汉族地里去放牧。为了积肥,他们在小春地边修建了“活动厩”,里面垫满了树叶草皮。白天把牛羊关在里面,晚上怕牲畜受凉,再把它们赶回村里去。这样,不用运输就能把肥料送到地里,节约了一大半劳动力。(附图片)
苗地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