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工商协作促进农业机械化 依安人民公社建立基本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01
第3版()
专栏:

工商协作促进农业机械化
依安人民公社建立基本工业
本报讯 黑龙江省依安县采取“工商协作,武装农村”的办法,已为农村人民公社建立起一套基本工业,对实现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8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特别是实现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公社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这就给工业生产和商业供应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要求供应又多又新的各种生产资料。按照过去的办法,农村需要什么农具机械,商业部门就依靠采购进货,直接供应什么,这样使农村长久依赖城市,不能自力更生,这种从“梢”上供应的方法,不能保证今天农业生产不断跃进对农具机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这个县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工商协作,武装农村”的指示,帮助人民公社建立基本工业,实行“两包、三化、十帮助”,即:包设备、包资材;支援实现绳索牵引化、轨道化、水利化;帮助公社建立动力站、机械修理厂、粮米加工厂、饲料粉碎厂、油酒糖稀厂、土化肥厂、小灰制三钾厂、建筑材料厂、木工厂、造纸厂等,使公社有自力更生的力量,根本解决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在中共依安县委领导下,由工业部门负责农村机械设备的制造与训练技术工人,商业部门负责原料和产品的购、销、调运工作。在开始时,因原材料、设备不足,有些干部曾有“两手向上要,两腿向外跑”的现象,后来经过发动群众讨论研究和上级党委指示,才采取了
“挖、挤、进、造”的方法,利用收购来的破铜烂铁,残废机械和代用品,解决了物资不足的困难。挖是挖商业部门的库存,挖代用品;挤是协作各方挤出潜在物资力量;进是多方寻找货源,积极组织进货;造是根据就地取材、就地供应的原则,积极进行加工制造。由于工业和商业部门密切协作,全县十一个人民公社建立起拥有八万二千度发电量的十三处小型发电站,有四十三台土洋机床和一部分台钻、小火锯、烘炉、丝锥等设备的十一处农具机械修造厂,有四十台制米磨面机和三十三台饲料粉碎机的十七处联合加工厂,有七十三个草炭化肥厂。此外还普遍建立了制糖、制酒、制油等工厂,从而开始改变了农村原来只是单一农业生产的局面。
这些基本工业建立起来后,在农业生产上很快发挥了作用。在去年底,各人民公社就自己修理了拖拉机、内燃机、发电机、脱谷机和其他一般农具机械六千多件,自造一般小农具一万多件,有力地支援了秋收、翻地和水利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仅是制米、饲料粉碎一项,一年节省的人工和马工,就等于全县耕地铲趟两遍的工作量。这个县的宝泉人民公社在实现制米机械化前,每天平均需四百个人工和六百个马工推碾、拉磨,现在只用二十几个人就够了。在农村建立了油、酒、糖、草炭取三宝
(肥料、原油、沼气)等工厂后,使农副产品更能得到合理的综合利用,把历年扔掉的废物都变成了财富。农民看到了公社工业化的远景,生产积极性更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