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群众办电的一枝奇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01
第6版()
专栏:

群众办电的一枝奇花
本报记者 王殿学 徐家柱
“我们的双手就是电源!”这是大连造船厂职工在全民办电运动中的豪语。大连造船厂全体职工,说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修复九十多台过去废弃的动力设备,建设三十多座“小土”电站、一座六千瓩“小洋”火力电站,为今年生产的更大跃进,准备足够的动力来源。
从“小土群”上开花
去年9月29日,大连造船厂轮机车间交船工段十几名老工人,干完一天活之后凑在一块商量起事来,他们商量的是:在大跃进中如何增加电源,提高生产。当时工段长张云辉说:听说有一种土汽轮机,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我们就做一台土汽轮机吧!这个提议,受到大家的一致支持;可是谁也说不出土汽轮机是什么样子。老工人刘荣任满怀信心地说:船上的扇风机,被风一吹转得飞快,土汽轮机可能和扇风机差不多,我看就按照扇风机的原理干没错。这个意见大家十分拥护,座谈会就活跃起来,变成了集体创作会。大家开始设计起土汽轮机来。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何况这些都是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当晚就把土汽轮机设计出来了。
第二天一上班,老工人造土汽轮机的事,就传遍了全厂。党委书记、厂长和总工程师都到车间来慰问和鼓励他们,老工人们的干劲更大了。到下午两三点钟,他们就把土汽轮机装配起来,接上蒸汽管一试验,开始每分钟就转五千多转,后来每分钟竟转到八千转。但能不能带动发电机发电,在人们的心里还是一个问号。机械动力科闻讯,专门派两个人带来一台发电机,帮助他们试验。各车间、科室来参观的人,把老工人们围在当中,每个人的眼睛,都注视着试验用的电灯泡。刘荣任打开汽门五、六分钟,电灯泡渐渐地由黄变白,放出耀眼的光芒,霎时间掌声雷动。党委副书记王兴善紧紧握住一位老工人的手说:你们做的这台土汽轮机,给工厂办自备电站打开了一条出路!
做土汽轮机的老工人们,也没想到他们做的土汽轮机竟像燎原的星星之火,在全厂燃起了“小土群”办电运动。铜工车间工艺组的技术人员在试验时看到土汽轮机构造并不复杂,他们回去就马上动手做起土汽轮机来。生产科一百四十名干部,除一名女同志因怀孕不能参加外,全科苦战十天,造出来六台土汽轮机。从车间到科室,都投入“小土群”办电运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厂做了近百台土汽轮机。
在全厂大造土汽轮机的当儿,老锅炉工人出身的设计师黄启明也在想心事。他想,这么多土汽轮机开动起来,如果没有锅炉供应足够的蒸汽,土汽轮机不能转动,怎能发出电来?他就向一块工作的描图员胡树堂说:“老胡,咱们都是锅炉工人出身,人家能做土汽轮机,咱们就不能做土锅炉,配他们的土汽轮机发电?”两个人的想法不谋而同,说干就干,胡树堂去拣废耐火砖,黄启明去找无缝钢管头,两三天工夫,两个人就做出了一台土锅炉。这时,由一帮老电工发起,制造土发电机的“人民社”也成立了,他们从废铁堆里,找来长满锈的“洋瓦”,打平瓦垄代替矽钢片,做出全厂第一台二十瓩土发电机。
在第一台土汽轮机出现之前,全厂在两个月里,只办电代电二百瓩;掀起“小土群”办电运动之后,两个月中发电代电三千多瓩,每天发电代电三万多度。机械动力科和电工车间,用黑铁皮代替矽钢片,做的九百瓩和四百瓩发电机,配在两台一千二百匹马力柴油机上,已经安全运转了两千多个小时,昼夜不停地发出电来。
在“小洋群”上结果
大搞“小土群”办电,使全厂职工破除了迷信思想,积累了办电经验,因此,在巩固、提高“小土”电站的同时,有可能着手制造比较大、比较精的成套发电设备,建设企业自备电站。中共大连造船厂党委,充分分析了这些有利条件,便向全厂职工发出用电“自给自足”的战斗号召,决定全用自己的力量制造四台一千五百瓩汽轮发电机组,建设一座发电容量为六千瓩的自备电站。这样就把全厂群众性办电运动,从“小土群”推向“小洋群”的发展方向。
制造一千五百瓩汽轮发电机组,以制造汽轮机为最复杂;在汽轮机的制造过程中,又以加工叶片最难,特别是加工五级和六级动叶片。汽轮机专业制造工厂在加工汽轮机叶片时,要用几十台精密铣床,大连造船厂没有这么多铣床,不得不用一般车床来代替。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困难中的困难,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青年车工朱维勤和张连德两人,勇敢地把这个任务承担起来。开始,他们一连两天没敢开车干活,第三天试了一下,十二个小时只做好四片叶片的叶枨槽。朱维勤暗暗一盘算:三个小时加工一片,四台汽轮机有一千多片,两个人要八个月才能干完。这还了得!
朱维勤下班回到家后,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着,总是呆呆地想。他爱人指着孩子说:你看,你爸爸又在想心事了。朱维勤告诉爱人说,他想研究一种工具。他爱人赶快把碗、筷子收拾过去,听凭朱维勤调动,做朱维勤的助手。朱维勤的老母亲,也帮忙找东找西。一家人苦战一夜,到底把朱维勤想像中的胎具研究成功,并做好一个模型。朱维勤和张连德两人,用这种专用胎具,把加工叶片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二十倍左右,一班就加工了四十六个。原来需要八个月完成的任务,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在制造汽轮机的过程中,工人们提出一百多项合理化建议,创造了十几种专用工具,结果从去年10月末开始,到今年1月中旬,就先后把四台汽轮机做出来了。
在“小洋”电站建设工地上,经过“小土群”锻炼过的职工,在一张总平面布置图,安排好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位置。铜工车间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们,负责安装各种管路。没有施工图纸,他们就自行设计。劳动力不足,就调整劳动组织,两个人干三个人的活。锅炉还没有砌起来,汽轮机还没安装,他们就把水管、汽管都提前安装好了。安装汽轮机的工人,刚刚把地脚螺丝把紧,他们就把汽管接通了,使第一组发电机在安装完的第二天就发出电来。
最近记者参观了这座“小洋”电站。在一座厂房里,一排安装着四组一千五百瓩汽轮发电机组。机械动力科长郭常让,指着一组正在运转的发电机说:这组发电机,每天能发三万多度电,相当于全厂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出力表”上的指针,一直稳定在一条红线上,这表明这种发电机已经达到设计水平,正在满负荷运转。郭科长微笑着说:另外三组发电机也很快就可以发电,那时这座自备电站每天发的电,不仅完全可以满足今年本厂生产更大跃进的需要,而且有余力向国家电网输电。(附图片)
芦炳炎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