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湿润秧田烂秧少成苗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0
第3版()
专栏:

湿润秧田烂秧少成苗多
湖北省农业厅
湖北省去年大力推广湿润秧田,效果很好。这种秧田有三个特点:
1、沟厢分明。一般厢宽四至五尺,沟宽八寸、深二至三寸,厢平沟通。
2、播种以后,用各种火灰拌和细土或细砂、陈壁土、灶心土、地皮土……盖住种子,帮助保温保湿,扎根立针。
3、从播种到现青以前,除了在狂风暴雨时可以短时间灌水外,平时只要沟里有水,厢面保持湿润状态,一般寒潮雨天,也要坚持不灌水,避免水漫厢面。
由于湿润秧田有这几个特点,所以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烂秧少,成苗多。因为湿润秧田厢面没有水,又有复盖物,能够保温,空气充足,播种后秧根很快下扎,找水找肥,因之就立针早,根系多,不倒苗;加上又没有青苔、牛毛毡、摇泥虫、螺丝等为害,秧苗生长健壮整齐,脚秧少。据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湿润秧田烂秧仅6.87%,而一般秧田烂秧率达到21.14%到32.27%。
早整田,精耕细整
秧田要整得精细,才有利于培育壮秧。要求普遍做到犁、耙、耖、轧、平等五道手续,真正达到田平如镜,泥烂如糊,四岸刮光,杂草谷蔸拣净。
秧田施肥是培育壮秧的重要环节。由于秧苗在秧田中生长的时间短,早春气温又较低,所以底肥要多用速效肥、燥性肥。如果用了没有腐熟的生饼、鲜粪、青草就会引起烂秧。在施肥方法上也要改进,因为湿润秧田肥料流失少,同时播种量增加,所以要提高表土肥的比重,使秧苗一扎根,就能吸收充足的肥料。这些就是密播了也不会线苗,早播也能长得快、嫩、壮的原因。
秧田整好后,四围开好围沟,以便排水灌水。并按照湿润秧田的规格,开沟后再把厢面反复推平,不能有高低不平的地方,也不要做成龟背形,沟的两边也不要糊得太光滑,以免妨碍透水。
精选种子,严格消毒
播种之前,种子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首先是晒种。晒种的作用,是促进出芽整齐粗壮,增强种子生活力,浸种时吸水也快。暴晒时间以二至三天为宜,晒时要摊得薄,翻动勤,使每粒谷都能接触到阳光。
其次是选种。通过风筛、筛选、黄泥水选等几次精选,达到无秕子、无杂质、无半米。这些东西若不选出来,播种后半米谷不能出芽就会在田中腐烂,引起烂秧。秕子在田中也要繁殖,影响秧苗生长。
第三,种子消毒。早粳稻种常带有稻热病菌,应当用福尔马林闷种。办法是一斤药水兑水五十斤,喷洒在四百至五百斤谷种上,密闭三小时;早籼稻应全部用1%的石灰水浸种四十八小时(两天两夜),种子处理后,都要用清水洗净,然后浸种或催芽。
第四,种浸透,匀催芽。早粳一般浸种三天三夜,早籼一般浸二天二夜,使谷种吸足其重量的25%的水分,就算浸透了。催芽要十分细致,要密切注意温度,严防烧芽。催芽时要保持温度在摄氏三十至三十五度之间,并勤翻动,使发芽整齐,长短一致。芽长一至二分,摊开散热后,即可抢晴播种;如遇天气突变,已催了芽而又不能下田,应薄薄的摊开,注意翻动,俟天晴后播种。
过好五关
1、早。早稻播种,应适时偏早,以利早插早熟,二季晚稻早栽。由于3月份温度较低,气候变化大,应掌握寒潮规律,抢晴播种,把浸种催芽时间,安排在寒潮风雨期中,等催芽结束,天气已晴,即可抢住几个晴天播种,便于种子扎根立针,以免造成损失。早稻播种还要根据品种特性,本田插秧先后,及插秧的劳力多少,进行分期分批下秧,不能一次下,插不及造成老苗减产。
2、密。今年早稻面积扩大,插秧密度增加,因之每亩用种量也由去年二十多斤增加到四十至八十斤,为了培育充足的秧苗,除了扩大一部分秧田外,还必须增加每亩秧田的播种量。
3、匀。匀播是秧苗壮、齐、全的基础,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到匀播,使每一根苗有一定的营养面积,生长齐整一致。如按每斤谷种出苗一万四千株,每亩秧田有六十万平方寸,秧田利用率以85%计算,每亩播四百斤,每平方也只有十一点二株,根据这个标准来要求匀播,一般是可做到的。怎样才能播匀呢?首先要选有播种经验的人来播,或在播种前,进行播种技术训练;其次是按秧厢面积,分厢秤种,把用种量固定下来,使播种人心中有数;第三在播种时采用“先稀、后补、三填空”的办法,达到真正的匀。
4、壮。播种后要紧接着加强秧田管理,及时除草扯皮,提早追肥培育壮苗,并密切注意虫害发生情况,在秧田打“六六六”一至二次防虫;在气候有变化时,注意保温防冻,做好了这一系列的工作,就圆满的完成了育秧的任务。
5、嫩。插嫩秧回青快,分蘖早,成熟也可略早,又能错开劳力,特别是播种密度大,插秧面积大的情况下,提早插嫩秧,更有其重要意义。因之只要秧苗能插就抢早插秧,不要等秧长到很高,秧龄达到三十天以上才插,以致错过了时机。早插的秧,耖口肥应施重点。在寒潮正来时,暂时躲开不插;已插的要灌水保温,减少本田死苗。
(原载湖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