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力争做到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 北京市大搞副食品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12
第2版()
专栏:

力争做到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
北京市大搞副食品生产
新华社11日讯 一个群众性的大搞副食品生产的运动,已经在北京市开展起来。北京各国营农、牧场、郊区人民公社,公社社员和机关、部队、学校各路副食品生产大军,在商业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正鼓足干劲、抓紧时机、因地制宜地发展蔬菜、牛奶和猪、鸡、鸭、鱼、兔等生产。
现在,近郊区各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生产的西红柿、茄子、黄瓜等三十多种新鲜蔬菜已经陆续成熟供应市场,每天正常上市量达四百多万斤,城市每人每天平均能吃上一斤多菜。由于生产旺季已经到来,蔬菜供应量正在逐渐增多。北京市商业部门和有些人民公社正在有计划地贮藏和加工一部分蔬菜,弥补淡季供应。牛奶生产目前虽然处在夏季,每天供应市场奶量仍然达十万多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5%。家畜、家禽生产在认真贯彻执行公养和私养并重的方针以后,也有很大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跃发展,城市就业人口增加,去年农村公社化和生产大跃进以来,广大郊区农民对副食品的需要量也日渐增多。为了适应这个新形势,中共北京市委和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搞好副食品生产和供应工作。近几年来,郊区逐步建立了蔬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蔬菜和牛奶的产量不断增加。1952年,城市每人每天平均吃菜零点五三斤,几年来城市人口虽然有很大增加,但是去年每人每天平均吃菜量却增加到零点八一斤。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去年郊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五十五万多亩,比1949年解放初期扩大了七倍半,总产量增加十四倍以上。今年,郊区蔬菜种植面积还要比去年增加一倍多,如果没有特大自然灾害,蔬菜供应将可得到保证。
由于建立了乳牛生产基地,牛奶产量也增加很快。解放初期奶牛还不到两千头,牛奶产量和质量都很低。1952年以后,陆续在郊区国营农场建立了三个主要的乳牛生产基地,采取农牧结合、建立饲料基地、培育健康牛群和高产牛群等方法,使乳牛生产迅速发展。目前,各国营农场共有乳牛一万一千多头,其中成乳牛五千多头;今年上半年产奶量达两千多万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五百多万斤,基本上满足了全市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大饭店、食品业和一部分居民的需要。
北京市肉类、蛋品和水产的供应,历来主要依靠外地调拨。战斗在副食品生产战线上的各路大军,正在积极发展这方面的生产,力争做到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现在郊区的五千二百多个集体猪场和许多集体鸡场、鸭场、养鱼场,已经形成了进一步发展副食品生产的基地。郊区各公社普遍拨给社员饲料地和贯彻执行收购生猪以后给农民留肉留油政策以后,社员养猪、养鸡的积极性大为高涨,据6月底统计,社员私人养猪占全市养猪数量的比例,已经从5月底的27%增加到32%以上。
北京市的机关、部队、学校、工厂,已经普遍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积极地着手发展副食品生产。石景山钢铁公司已经种菜三百多亩,养猪二百多头,养鸡五千多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