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耐人寻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30
第7版()
专栏:文艺杂谈

耐人寻味
章抒
我国古代的诗人往往主张写诗贵含蓄,认为“一眼望穿”是大忌,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请看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树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乍看起来,这里只是描写了时间和地点,声音和色彩,景物和动作等等。可是透过这些,我们会清楚地感到字面上所没有而实际上诗中每一句都深深含蕴着的作者的心情。这首诗恰当地选取了别离时动人心弦的“解缆”的动作,选取了遮没眼目的“红树青山”,选取了载舟驰去的“急流”,选取了足以表现惆怅心情的“酒”醉,和“满天风雨”中独“下西楼”的情景。这样就表现了作者的离情别绪。
这种具有“景外之情”、“象外之旨”的作品,的确耐人寻味,看了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电影中的有些镜头,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试回想一下影片“白毛女”。影片在揭示新旧社会本质差别这一主题思想时,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人物性格来进行的,而这些人物性格又体现于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观众从银幕上所看到的只是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喜儿和大春的真诚相爱,杨白劳自尽,喜儿被抢,王家被夺佃,喜儿受凌辱,大春过河西,喜儿入深山,“仙姑”显灵,村民膜拜,大春归来,喜儿得救……。看过之后,回味之余,我们认清了“二县长”黄世仁的荒淫无耻,仗势欺人;黄母的貌似和善,内实奸险;穆仁智的为虎作伥,谄富欺贫。同时,也看出了喜儿的坚韧顽强,大春的刚毅果敢以及他由河西归来所带回的八路军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观众认识了这些人物之后,便逐渐摸索到上述的主题思想。而这个被观众自己摸索到的主题思想,便会牢牢地占据了他的心灵。
民主德国的影片“科伦上尉”无情地揭露了西德纳粹势力的复活。但是,它是通过一个与纳粹并无瓜葛的普通的失业青年霍卜曼在寻找职业时的意外遭遇来进行的,观众被引到这失业青年能否找到职业的问题上去。观众以同情的目光伴随他走在街头,走入“太子饭店”。在这里,观众意外地看到了那些从阴影里爬出来的、杀人不眨眼的法西斯恶魔们在狂呼乱喊,饮酒作乐。于是观众不能不触目惊心,感到问题的严重。影片把西德社会中极其尖锐的问题却放到情节中的“第二线”,这正是艺术处理上的妙处。影片似乎专为描写霍卜曼的命运而拍摄的,而霍卜曼也无意于信奉什么法西斯主义,他只不过要当一个食堂的招待主任而已。只是在情节的进展中,法西斯这种社会势力搅进了霍卜曼的个人命运之中,影片才“不得不”加以描述的。如果影片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揭露纳粹复活,那意味就可能逊色了。
把“第一线”的变成“第二线”,把前景的纳入后景,把有意的描写变成客观的流露,让观众自己去发现去咀嚼,让观众不知不觉中站到创作者这边,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让观众自己得出艺术家所达到的结论;这样不是能够更好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