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老马”长驰百万里 记上海机务段ㄎㄈㄧ——17号机车包车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1
第9版()
专栏:

“老马”长驰百万里
记上海机务段ㄎㄈㄧ——17号机车包车组
在沪宁线上来往奔驶的列车中,有着一台高举着十年安全红旗的先进机车,这就是上海机务段ㄎㄈㄧ—17号客运机车包车组。他们从1949年6月23日成立包车组起,到今年9月15日为止,从未出过一次行车责任事故,安全行驶了一百五十八万公里。这一百五十八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十多圈,或相当于从地球到月亮的两个来回。他们不但在安全行驶上成绩显著,成为全局的一面先进旗帜,而且在保养机车,保证正点,平稳行驶,厉行节约,加强协作,使旅客感到满意、舒服等方面也做出了良好的成绩。去年大跃进以来,行车速度从每小时八十公里一下提高到一百到一百二十公里,又全面地完成了国家计划。因为以上这些成绩,这个包车组先后被评为上海铁路总局、上海市、铁道部的先进包车组。解放以来,他们一直保持着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十年,不是一个短暂的时刻,在这漫长的岁月中,ㄎㄈㄧ—17号机车包车组,在沪宁线上奔驰了数千个来回,运送了近千万名旅客,曾经度过了无数威胁行车安全的白雾迷漫的早晨,星月无光的黑夜,狂风暴雨的日子,也曾经历过不少惊险的事件,在这三千六百多天的日子里,始终一贯地保证安全,这决不是偶然的事情。
条件越差干劲越大
可能有人认为,这个包车组能够获得这样出色的成绩,一定是他们的机车质量比别人好,或是工人的技术水平比别人高。恰恰相反,他们并没有比其他包车组有任何优越的条件。解放初期,这个包车组所包的一台P5—104号机车,是从敌人手里接收来的一台出名的“老爷货”。驾驶这台机车很难保证不出事故。但是,这个组的工人却勇敢地接受了这台机车,在日常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保养和遵守制度,保证了安全行车。后来,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为了支援外局需要,领导上把他们这台已经用熟了的机车外调了,另发给他们一台机车。到1954年冬天,又换了现在使用的ㄎㄈㄧ—17号机车。这台机车是英国1936年造的,看起来又长又大,可是不顶用。机车停的时候,蒸气阀、风泵等到处漏气,行走的时候,铜套等部件“铿锵”作响。工人们说:这种“大棺材”停的时候像副“馄饨担”,行驶的时候像挑“铜匠担”。因为机车质量太差,在解放前就已经报废了,解放后经过修复、整理,废物复活,投入了生产,但是烧轴、破损等事故还是不断出现。当时在乘务人员中也有一种“只要车轮转,事故就不断”,“人在河边走,难免不落水”的“事故难免论”思想,他们认为机车质量不好,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可是ㄎㄈㄧ—17号包车组的同志认识到,国家暂时还没有可能用更多的投资来增添新机车,而满足运输量急剧增长的需要,只有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设备潜力,因此,他们愉快地把这台机车接下来,使它在完成运输任务中贡献出最大的力量。“路是人走出来的”,他们下定决心,越是在困难的条件下,越是要创造出出色的成绩。
ㄎㄈㄧ—17号包车组安全行驶一百五十八万公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中间也曾经有少数同志在开始时对保证安全行车信心不足,出乘时有些“汗毛凛凛”。特别在老人员不断调出,新人员不断调进的情况下,更是“提心吊胆”,怕万一出事故。曾经有人要求领导把自己调离这台机车,党委耐心地对他们进行了教育,在小组中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改正了知难而退的错误态度,认识到安全是铁路运输的命根子,行车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ㄎㄈㄧ—17号包车组的组员们由于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政治挂帅,以车为家,想尽各种办法保养机车,这样就使“老爷”机车大放异采,保证了行车安全。
时刻警惕预防事故
列车在运行中,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即使有一秒钟的疏忽大意,都可能给事故钻上空子。ㄎㄈㄧ—17号机车包车组认真地对待一分一秒,及时地防止和消灭了各种事故苗子。有一次,司机王承基驾驶着列车要进湾城站时,了望站上显示的信号标明,列车可以安全通过了。可是他们还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信号,做好一切停车的准备工作。那天正遇大风,电讯设备被风吹坏,电讯突然中断。司机王承基由于事前有准备,就不慌不忙地把列车停在信号机外面。险得很,机车和信号机的距离只有五十米左右!当时只要稍为犹豫一下,或者手脚稍为迟钝一点,就会闯进信号机,造成可能发生的撞车事故。他们十年的安全记录,就是在每一分一秒都进行着紧张的战斗中创造出来的。
光是分秒不松、时刻警惕,还是不够的。他们为了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还采取了“预防为主,拔苗挖根”的办法,及时地把事故因素消灭在萌芽的初期。他们对待可能发生的事故苗子,是十分严肃的,一定要追根究源,预加防止。对别人的先进经验,虚心学习;别人出了事故,他们就认真分析原因,订出防止办法,堵死一切漏洞。有一次有台机车在洗检时,忘了把汽室空气阀装上,发生了事故,事后分析原因是由于检查不彻底匆忙出车库所造成的。他们就吸取了这个教训,规定今后一定要仔细检查,不能疏忽。又如有个包车组,因了望疏忽,在周泾巷站冒出信号。ㄎㄈㄧ—17号包车组吸取了这个教训,做到了望不间断,规定了二人了望三遍信号的制度。他们还经常在包车组三班之间,采取互相提问,互相解答的办法来提高防止事故的本领;如果小组不能解答时,就去请教技术人员。他们平时想出各种办法来不断提高技术,以便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防止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ㄎㄈㄧ—17号机车包车组在十年之中,虽然调换过几次机车,调换过许多成员,可是他们仍能逐步积累起一套完整的制度。
这个包车组从机车验收、上下班交接、列车运行、下班分析到政治技术学习,都有一套制度,并且严格地按制度办事。上班来得早,按照分工和固定顺序对机车认真严格地检查一遍,那怕是一个小螺丝钉,鎯头总是在一处一处地敲到,决不疏忽大意。对惯性破坏的部件,如ㄎㄈㄧ型月牙钣铆钉最容易折断,他们在检查中就特别注意。有一次司机长武宝增就检查出三个铆钉已经折断,防止了事故的发生。又有一次,出车前检查出煤水车的平均梁开口鞘子有裂纹,当即进行补配,防止了一次可能发生的机车倾复事故。在运行中,他们全神贯注地对待工作,不管天气好坏,不管白天黑夜,都严格执行呼唤应答和确认制度,始终坚持二人确认三遍以上信号的制度,越是在下半夜容易疲倦的时刻,越是振作精神。在停站的时候,即使是几分钟他们也下机车去敲敲摸摸,防止一切意外事件的发生。他们在交班以后,还要举行分析会议,认真总结一天的工作经验,如果在执行制度上有不够认真的地方,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原因,提出防止和改进的措施。他们执行制度或学习别人的经验的时候,总是结合自己的经验,使原有的制度更加完善。
由于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摸到了一些规律,把这些经验和规律系统起来成为一套制度,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一丝不苟地执行了这些制度,这样,几年来共防止了各种大小事故九十六件,保证了安全行车。
目前,这个包车组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的鼓舞下,高举总路线的红旗,正在向二百万公里安全行车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