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阅读
  • 0回复

“伟大的友谊”摄制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5
第8版()
专栏:

“伟大的友谊”摄制散记
王永宏
我们在从事影片“伟大的友谊”的创作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中苏友谊的伟大和力量。
我们翻阅了许多记载着中苏友谊的历史资料:自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中苏两国人民在共同的革命事业里始终不渝地相互支援。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年代里,好几万在俄国做工的中国工人,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下,同俄国的工人、农民兄弟并肩作战,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人民也密切注视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1925年的五卅惨案消息传到苏联后,莫斯科人民举行示威大游行,支持和声援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我们在苏联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的同志们热情协助下,找到了这些异常珍贵的历史影片资料。他们的生产任务十分繁忙,但仍然尽快地帮助我们把这些资料找到,翻印出影片给我们。
我们的影片,着重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国人民兄弟般的友好关系。苏联政府和人民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给予了巨大的援助。前来帮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专家们,不畏艰险,不辞劳苦,和我国人民一道进行着忘我的劳动。
我们摄制组的一部分同志在去年9月到了苏联远东边疆的阿穆尔州,拍摄两国边疆人民的友谊。在那里,我们受到了盛情款待和大力协助。州委第一书记在接见我们的时候说:“你们的工作就是我们的工作,有任何困难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帮助解决。”我们的拍摄工作是在州委第三书记切罗班诺夫亲自主持下进行的。当他见到我们的摄影师忙不过来时,立即给伯力远东电影制片厂打电话,要他们派人来支援。
我们在阿穆尔州的一所医院里,拍摄了抢救中国小孩孟宪国生命的经过:孟宪国跌倒在火炉上,面部、手臂和胸部全被炉火烧伤。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只好过江请求苏联老大哥帮助医治。孩子的伤情很重,经过诊断,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孩子移植皮肤。当时医院里的医务人员都争先恐后地报名,乐意把自己的皮肤移植到中国孩子的身上。经过植皮,孟宪国很快恢复了健康。
我们在拍片时,孟宪国的妈妈就非常激动地对我们说:“小孟宪国要不是生在这个时代,早就没命了。要不是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要不是中苏两国人民结成的伟大友谊,一个农村的孩子还能得到抢救?等孩子长大了我要告诉他,是苏联人救活了他的生命,在他的身上生长着苏联阿姨的皮肤。”
这一段话,使我们更加深刻、更加具体地感受到: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亲如骨肉,而这种骨肉般的友情已变为不可战胜的力量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