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多快好省地培养科学人材 上海两个科学研究所培养了一批研究骨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7
第4版()
专栏:

多快好省地培养科学人材
上海两个科学研究所培养了一批研究骨干
他们的经验是:一,把试制新产品、学习基本理论和技术实践三者结合起来;二,向所外有经验的专家、教师和工人学习;三,一面自己学,一面教别人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新建立的计算技术研究所和电子学研究所,依靠工厂、高等学校技术力量的协助,边干、边学、边建,在一年间,试制出来电子计算机和多种电子仪器,多快好省地培养了一批科学研究工作干部,打下建所的基础。
这两个研究所都是在1958年10月以后开始筹建的,大多数研究技术干部是高初中学生、复员军人和商业部门转业来的收音机装修业的职工,只有少数大学生和个别工程技术人员、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研究所里的设备更是十分缺乏。但是,他们发挥了高度的革命干劲,依靠上海工厂、学校的技术力量和物质上的支援,一年之间,就初步掌握了这两项科学事业的最新技术。现在,这两个研究所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电子学研究所还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工厂,基本具备了可以独立进行试验研究工作的条件。
这两个研究所的大批青年研究技术人员边干边学迅速成长起来,成了工作中的骨干。以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磁芯组为例:磁芯是制造快速电子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元件,工艺技术要求非常高。这个组共十一人,其中有五个大学肄业生,四个高中生,两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复员军人。过去,他们谁都不懂这方面的理论。一年来,他们在工厂技术人员指导下,一面派人到北京兄弟单位学,一面在厂里边干边学。结果,他们不仅学会制造磁芯元件,而且创造了土洋结合的方法,自制出精密的磁芯测试仪。现在他们已经能独立工作。
这两个研究所能够在短期内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根本的原因是党的总路线的胜利。建所初期,各方面条件都很差。有人主张先学好理论,再动手干,不必赶接任务。两个研究所的党的领导组织大家鸣放,经过辩论,坚决选择了积极上马、从边干边学中去克服困难的道路。他们认识到,等待国家培养出人材才办研究所以及等待自己学好了再动手干,都是不切实际的。他们考虑,上海有很多的高等学校和工厂,可以协作,可以得到帮助。于是,他们坚决贯彻执行了中共上海市委提出的“边干、边学、边建”的方针。
边干边学,在研究试制产品的过程中学,把试制新产品、学习基本理论和技术实践三者结合起来,并特别重视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在反复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这是两个研究所一年来培养科学研究干部的重要经验之一。如计算技术研究所在试制电子计算机时,先后组织全所人员系统学习了计算机原理、脉冲技术等有关课程。电子学研究所一面在所内组织一般技术人员学无线电工学,一面让具有大学程度的科学技术人员到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班进修电子学。
他们培养科学研究干部的第二条经验是:利用一切机会,向研究所外有经验的专家、教师和工人学。计算技术研究所建立以来,先后请过复旦大学教师和北京兄弟单位的研究人员到所讲课。试制电子计算机在加工技术上遇到了困难,他们向有线电厂的老工人请教,还从全市有关工厂中请来十多个老师傅担任技术指导,解决了试制中的难题。
不断总结经验,把做、学、教三者结合起来,一面自己学,一面教别人,这是计算技术研究所培养干部的另一条重要的经验。他们注意总结试制过程中每一步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写成文字材料,教给新来者,帮助学校以及外地新建的兄弟单位培养干部。
最近,两个研究所制定了1960年的工作规划,决定继续大抓培养干部工作,在完成国家交给的研究任务的同时,千方百计地提高干部的科学研究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