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念念不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12
第8版()
专栏:

念念不忘
苏方
吃饭、乘车、看电影、逛公园等等,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知要重复多少次。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岂不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吗?可是,有这么许多人,他们却能从这些最平常的事情中,受到启发,探索到科学道理,并且把它运用到生产中去,进行技术革新,创造出惊人的成绩。
请看:电车来了个急刹车,坐在车里的上海矿山机器厂的滚齿工葛祖胤,却因此找到了人字齿轮高低不平的原因,改进了生产;华东建筑厂起重工谢德根去买小菜,看到营业员用秤称菜,这个文化水平很低的工人从中揣摩到杠杆的原理,改进了吊车的装置。上海电机厂工人季文虎,坐在大礼堂里看电影,银幕上映出了露天煤矿的电铲掘煤,他忽然“呵”地一声叫起来,顿时得到启发,改进了卸料箱,提高工作效率十倍。……很多工人就像着了迷一样,从小孩荡秋千、运动员玩吊环、糕团店做糕团、火柴盒上的图案等普通的生活现象中,找到了技术革新的窍门。在继续跃进的1960年的春天,这样的技术革新事迹,就如东风和煦中的春花一样,喷吐出浓郁的芳香,四处灿烂地开放了!
革新能手们为什么能从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由此提出革新建议,改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呢?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在于他们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桩桩萦绕心头,处处念念不忘。
他们在车间里辛勤地劳动着,不仅用自己的双手,而且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思想。生产中的关键和技术革新中的难题常常盘据在他们心中,看到这件工序太费时了,他们想,应该想办法改进;看到那种工作太浪费人力了,他们想,应该想办法改进。这些问题,使他们入迷,使他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不仅在车间里想,工作时想,离开车间也想,吃饭想,睡觉想,甚至坐车、看电影、上菜场都在想!人们走亲戚、看朋友,也交谈和研究技术革新。革新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自觉的愉快的创造性劳动。就凭着这股念念不忘的钻劲,工人们发挥出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即使移山填海,铁杵磨针,又哪有不成功的呢!
工人们对于技术革新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表现了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度共产主义觉悟,表现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
这些技术革新能手们,朝思暮想,念念不忘地改进生产技术,其目的都在发展生产,迅速地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经济面貌,早日建成社会主义。他们把建设祖国视为责无旁贷的责任,毫不迟疑地挺起胸膛,承担起了这个重任。美好的未来召唤着他们。他们毫不畏惧地勇往直前,任何阻碍和绊脚石他们都要突破打倒的,那么生产战线上、技术革新上的任何难题,他们又怎能不千方百计去克服解决呢?所以说,他们念念不忘技术革新,正是他们念念不忘党的事业、念念不忘集体利益的具体体现。正因为怀着这样远大的理想,他们才能把个人生活溶化在集体事业之中,目光四射,怀着极大的兴趣去研究分析周围的事物,终于有了很大的收获。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各个生产战线上,各个工作岗位上,像这样念念不忘集体事业的人,不知有多少!而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阶级觉悟的提高,这样的人将更多地涌现出来。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旗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合着他们的脚步,向光辉灿烂的未来迈进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