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01
第4版()
专栏:

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红军作风代代相传
红军团是1928年由四十八个起义农民拿着长矛、大刀在鄂东成立的。从那时起,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革命事业作出不朽的贡献。
红军团的老战士有的已经献出了生命,有的离开这支部队,担任更高的职务。可是他们留下的优良作风却在继续开花结果,代代相传着。这里,从团到连都把自己英勇善战、官兵一致等优良作风写成历史,把奖旗、奖品等陈列在展览室里,每当节日,新兵到连和接受一次重要任务,都要向士兵进行一次传统教育,使其发扬光大。
在这个团,领导干部每当党公布一项新政策、新决议,都要在部队大张旗鼓地宣传,一直到全体士兵彻底领会为止。1958年党中央公布关于人民公社几个问题的决议时,他们一面组织官兵学习,一面派人到公社劳动、参观、访问。以后又与公社挂了钩,请公社干部来做报告,派干部、战士去学习。战士们说:公社面貌日日新,我们的觉悟步步高。红军团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也在新一代中保持和发扬着。在一次战斗演习中,部队一出发就遇到倾盆大雨,道路泥泞难行。部队由大道转上山间小路时,牲口不能走了,战士把火炮、装具背到自己身上继续前进。夜行军之后,第二天拂晓开始演习,战士们依然生龙活虎,勇敢无比。
官兵、战友亲密无间是红军团的老传统。今天,战士们也写诗说:“三月毛桃开红花,到了连队如到家;战友好似亲兄弟,首长胜过亲爹妈。”在一次行军中,牛团长看到一个战士因突然生病掉队,立即下马把他扶上去。怕牲口调皮摔下病号,他一手牵马,一手扶病号,一直把病号送到宿营地。在连队里,干部为战士盖被子、补衣服也都成了习惯。每年新兵入伍,退伍的老战士都要留下一件礼物——针线包,好让他们缝缝补补。    (房殿仲 段文慧) 人人学习“好八连”
“身居闹市、一尘不染”。这是人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的赞语。
八连,从上海解放不久,就住在南京路上一座高楼大厦里,五光十采的繁华生活,不为他们所动。十多年来,他们仍然像战争年代一样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保持和发扬着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八连连部的办公室,桌上经常放着一叠叠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连的荣誉室,参观访问的人更是络绎不断。半年来,请他们做报告的有三百多个机关、工厂、学校,听众数以万计。他们学了八连的艰苦朴素的事迹以后,都用八连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中国唱片厂,工人们学习了“好八连”的事迹以后,一遍又一遍地谈论:“过去我们常把有用的零碎木材当燃料,或者送进垃圾箱,认为这是无所谓的小事情。可是八连的战士们一只脸盆用了十年,还在修修补补用哩,这是小事吗?”于是,木工车间的工人跑到伙房把废料拿出来,修修弄弄,制出了一百只新的马达板。上海锅炉厂工人看了“勤俭成风的好八连”的报道,许多人作出了勤俭持家的计划。家庭妇女夏梅英,把大儿子穿了八九年的棉袄,又缝缝补补,给她的二儿子穿,她说:“好八连的战士,一件衬衣补了三十八个补钉还在穿,我们不是更应该精打细算吗?”
“好八连”的事迹,像和暖的春风一样,吹拂了祖国的花朵——少年儿童们。远离上海数千里的长沙铁路职工子弟第二小学少先队一个中队原来纪律不大好,自从开展“学习好八连、迎接队代会”的活动,全中队面貌有了很大改变,荣获长沙市“五好”中队的称号。上海建春女子中学,掀起学习“好八连”的热潮后,改变了过去她们生活散漫、乱花钱的习惯,推动了学习。不久前,她们还到八连来汇报了她们的学习优异成绩。  (陈向东 胡瑞松)英雄的水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艇队,听到一个消息:一只小渔船在浅海捕鱼突然遭遇猛风暴雨袭击,被浪涛冲跑了。某炮艇上的水兵,闻讯后立即驾艇出海。这时,海上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炮艇一会被浪峰举起,一会又陷入深深的浪谷。水兵们趁着每次艇身停在浪峰上的几十秒钟,细心地搜索着海面。
黑云越压越低,时间已到下午六点半钟,渔船还没找到,水兵们个个暗自焦急。突然,前甲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声音:“左舷二十度发现一块黑色物体!”在后甲板负责了望的水雷班长龙三阳,此刻也看到这个在浪涛中忽隐忽现的目标。他立即提起缆绳,拿着救生圈,站到栏杆边上。目标迅速靠近,确是小渔船,船上的三个人,举起竹斗笠使劲向水兵们挥舞。炮艇迅速向渔船靠去。龙三阳把缆绳抛到渔船上,可是一次,两次,渔民们都没能把缆绳接住,眼看又一个横浪过来了,这一浪,炮艇准得把渔船撞碎,水兵们急得满额大汗。这时,龙三阳一步跨过栏杆,顺着浪势,腾空跃过几米的水面,跳到小船上,用双手和肩膀死命顶住冲过来的炮艇。炮艇上的水兵也手急眼快地垫上碰垫。这样,避免一场船沉人亡的危险。
原来这三个渔民拂晓出海捕鱼时,是个日暖风和的好天气,只穿着一件单衣。谁料不到中午,风向突然一转,西边乌云一起,立即雷鸣电闪,风雨交加。船篷被风刮跑了,取暖和煮食的柴火泡在水里,他们在寒冷和饥饿中与风浪搏斗了七个小时,如今已浑身没劲,手脚冻僵了。在炮艇没来时,他们还能拼着最后一点力气与死亡搏斗,此刻见水兵已到,知道“得救了”,他们便再也无力动弹。他们看着龙三阳奋不顾身地跳到渔船上,不禁眼睛发热,泪水夺眶而出。龙三阳也激动地把他们一把搂在怀里,趁着渔船被浪峰举起的刹那,把他们拦腰抱起送过炮艇上。三个渔民的生命就这样从风浪里夺回来了。
(周式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