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阅读
  • 0回复

土地在人种 增产在领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01
第3版()
专栏:

土地在人种 增产在领导
山后大队自然条件坏,干部深入领导,坚决贯彻政策,生产节节胜利
罗源大队自然条件好,领导放任自流,工作主次不分,生产步步落后
本报讯 福建南平夏道公社有两个生产大队,由于队干部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不同,生产有显著差别。在山后大队,丘丘稻叶乌黑油绿,分蘖旺盛,田里看不见杂草;在罗源大队,晚稻追肥不足,不少稻苗发黄,杂草蔓生,有的田里的中稻看去还不如山后大队的晚稻高。
是不是山后大队自然条件比较好?不是。情况恰恰相反:山后大队位于高山顶上,山岭陡峭,交通不便,田地分散,气候寒冷,作物生长季节较迟,罗源大队在山脚下,地势较平坦,土地较集中,自然条件比山后大队好。从劳力上看,山后大队每个劳力平均种十一点八亩;罗源大队每个劳力平均种九亩。
这两个大队生产上所以如此悬殊,根本原因是在于队干部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
山后大队党支部对贯彻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决有力。“双抢”工作一布置下来,党支部就抓紧时机,在党内和群众中开会反复动员,集中全队80%以上劳力,大搞抢收抢种。党支部五个支委,固定分片包干领导五个生产队,他们都住在田头,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平时,党支部书记和三个大队长以上的干部,每月参加劳动平均都在二十二天以上。生产小队长和社员一样,每月劳动一般都有二十八天。
在夏收夏种开始时,党支部对集中劳力抓得紧,但是有些生产队贯彻不快。第三生产小队有二十九个劳力,开始只有九个人用在收种方面,其他劳力都分散使用在林业采伐、畜牧场和其他农活上。分配做主要农活的劳力也安排不合理,九个劳力堆在一起共用一个打谷楻,有的收、有的打、有的就闲着没事干。支部书记单连源深入这个小队发现这个问题,就召集小队干部、群众共同商讨解决办法。立即从林业采伐和后勤各部门中抽劳力,夏收夏种的劳力增加到86%以上。同时又调整劳动组织,一个打谷楻由九个人减为五个人,平均每人每天由收谷一百多斤增加到近三百斤。党支部还采取青壮年劳力包远田、老弱劳力包近田,实行就地收、就地打、就地晒、就地送,进一步提高工效。往年要将山下收好的稻子挑到山上村里晒干,然后又挑下山去缴公粮,往返二、三十里,浪费劳力很大。今年由于在田头边收、边晒、边送,就节约了四千零二十个工。
在抓生活方面,党支部派出财贸书记到食堂里挂帅,加强领导,建立蔬菜基地,使社员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卫生。社员生产情绪饱满,干劲很足,使生产工作步步主动,样样抢先。
罗源大队党支部对贯彻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思想不明确,行动不坚决。支部在布置“双抢”任务的群众大会上,先谈卫生工作和业余教育,然后才简单地布置一下夏收夏种,工作主次不分,轻重倒置。劳力迟迟集中不起来,全队一百三十九个男全劳力,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只有六十四个,还不到50%。其他都用在采伐场、烧木炭、砍柴火、挖毛竹等。收种进度很慢,一百六十三亩连作早稻,连收带种花了十五天时间;晚稻插秧因劳力少,有很大部分是插7×8寸的,达不到合理密植的规格;肥料数量和质量都差,虽然这个队离南平城关不远,可以到城关挑粪,但因为抽不出劳力,每亩也只施五、六担肥。大队干部不能经常深入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干部虽然也有分工,但因为没有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去,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生产陷于自流。党支部对社员生活也关心不够。第四生产队食堂八十六人吃饭,只种了一亩菜,而且由于管理不善,收获量很少,蔬菜供应不上,一步被动,步步被动,因为支部领导抓得不紧,目前田间管理又落在各大队的后头。
两种不同的领导作风领导方法,在工作和生产上必然有两种不同结果。中共南平市委和夏道公社党委已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例来教育干部,改进领导作风、领导方法,并采取措施加强罗源大队的领导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