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尽量早播 合理安排茬口 切实加强管理 卫星管理区找到晚稻早熟高产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02
第2版()
专栏:

尽量早播 合理安排茬口 切实加强管理
卫星管理区找到晚稻早熟高产关键
本报成都1日电 四川武胜县旧县公社卫星管理区总结晚秋增产的规律,千方百计力争早种早收,提高晚秋作物产量,并为早种明年小春作物创造条件。
为了保证晚秋增产,长时期以来存在这样一个矛盾:晚秋作物是利用大春收割后至小春播种前这一段时间生长,因此,保证高产必须给予一定的生长时间;但是生长时间过长,就会延迟小春播种,影响小春产量;反之,生长期过短,又会影响晚秋作物产量。如何正确解决这个争时的矛盾,就成为晚秋作物增产的一个关键问题。管理区党支部通过几年的摸索,初步掌握到一些经验,即一方面晚秋播种必须争分夺秒,尽量早播;另一方面,必须在作物组合上恰当配合,以解决晚秋多种高产与小春生产的矛盾。与此同时,党支部并发动群众对往年晚秋作物的增产经验,深入进行总结、分析,终于找出了既不影响小春作物,又能保证晚秋高产的作物组合的办法。比如后期小春作物要是播种时间较迟的南大二四一九小麦,这季晚秋就栽上生长期较长的秋甘薯和秋荞子;后期作物要是播种时间早的胜利油菜和葫豆,这季晚秋就种下生长期短的秋萝卜和蔬菜。对不能衔接的品种,则采取套种等办法进行合理解决。
除了搞好前后作物的衔接和早播、早栽外,卫星管理区党支部还根据边种边管的精神,及时抓好田间管理,促进晚秋作物快发育、早成熟。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根据各种晚秋作物的特点,对症下药。如秋甘薯的特点是种得迟,难以保证有适宜它生长的温度,影响高产。因此,他们对已栽的秋甘薯就大施追肥,保证及早把苗子培育起来,促进它早长块根,赶上猛长薯块的季节。并决定今后万一错过季节,或临时遇到低温天气,就通过搞好排水、多施热性肥料、多中耕松土等办法,提高地温,创造长薯条件。根据副队长陈德友去年管理秋甘薯的经验,抓住以上特点,狠狠地促进甘薯早发育、早成熟,每亩产量可比一般高出50%以上,接近伏甘薯产量水平。秋荞子的特点,是带花生长,每拔一个节,开一次花,结一批籽。一般有三次拔节、开花、结籽,每次间隔三十天左右,因此在田间管理中,必须多施追肥,缩短每次拔节、开花、结籽的时间,最后一次开的花,才能躲过历史性的霪雨,保证结上籽粒。过去,部分社员这样做的结果,每次拔节、开花、结籽的时间缩短二十天,保证最后一次开的花结上了籽,后来产量提高40%左右,因此社员就采取大肥、大水的办法,及时合理地给已种荞子施了肥,浇了水。
为了使播种、管理质量一丝不苟地达到要求标准,这个管理区在播种以前,就按每一个劳力管一至二亩的原则,把每一块晚秋作物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并规定由管理人验收质量,因而对保证质量起了很大作用。同时,还通过群众性的积肥运动,给晚秋作物准备了很大一批底肥和追肥,满足了当前的需要,促进了晚秋作物的播种和生长。(附图片)
河南长葛县坡胡公社社员们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促使玉米多结棒、结大棒、长饱棒。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