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听取群众意见 改进领导作风 寒鸦大队因地制宜领导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19
第2版()
专栏:

听取群众意见 改进领导作风
寒鸦大队因地制宜领导生产
本报讯 河南新安县磁涧人民公社寒鸦生产大队在领导生产中,接受了过去对生产队(即包产单位,下同)管理的经验,采取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领导方法,生产出现了新局面:工作计划性和准确性加强了;生产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了;社员当家作主,心情舒畅,秋季各项生产都搞得很好。
寒鸦大队是中共新安县委和磁涧公社党委的工作重点。过去在领导生产上,公社对大队、大队对生产队都存在着一些缺点。今年秋季,大队党支部觉察到生产队和社员对这种领导方法有意见,随即将自己的领导方法进行了检查。大家认为:近年来,因地制宜地扩大了棉田面积,山坡地整修梯田、搞水土保持,推行了合理密植、优良品种等措施,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但是,也有不少主观主义的领导方法。主要是:种植计划、大小农活由大队安排,生产队缺少机动权;不照顾各生产队的特点,技术措施一般化,因此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不能更好的因地制宜。这样就妨碍生产队的积极性。如今年春季栽种红薯的时候,县和公社布置每亩地栽三千棵到三千五百棵,生产队对这个规定提意见说:“坡地缺水,栽的过密不耐旱,影响中耕除草,粪不足不能增产;栽二千棵到二千五百棵最好。”住队的干部没有考虑生产队的意见。这种作法对生产是不利的。公社和大队从这些事实中吸取了教训,认识到如果不实事求是地指挥生产,就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经过检查,改进了领导方法。他们对生产队实行了“四固定”,明确规定生产队在保证完成“三包”计划的前提下,有权因地种植,有权制定技术措施,有权安排农活。
改进了领导方法以后,为了进一步发挥社员当家作主的作用,大队组织有老农参谋部,作物种植和重要的技术措施,都召开老农参谋会议。今秋种麦时,公社原分配寒鸦大队种小麦一千三百亩,杂粮二百五十八亩。大队征求了生产队、老农和社员的意见,他们提出:杂粮面积太大。理由是:寒鸦的山坡地适合种红薯,一年种一季春红薯,每亩地可收一千斤;如果夏季种杂粮,秋季再种黑豆,两季也不过收一百多斤,产量不高,农活又紧。大队分析了寒鸦耕地的特点,认为群众的意见正确,结果缩小了杂粮面积,留出地来适当扩大种植红薯。因为做到了因地种植,趁墒抢种,同时减少了杂粮面积,腾出的劳力和畜力用到种小麦上。今年一千三百亩小麦有一千二百九十四亩施了底肥,杂粮面积也有50%以上的施了底肥,施肥量足,种的好。
在改进领导方法的同时,寒鸦大队还及时检查了党的各项生产政策的执行情况。由于改进了领导作风,贯彻执行了政策,寒鸦大队出现了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搞好生产的新气象。目前,全队社员正一面积肥、向麦田追施人粪尿,一面准备整修梯田,争取明年夏季获得更大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