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讨论 农业生产中群体概念等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01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讨论
农业生产中群体概念等问题
最近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华南农学院召开了一次全省性的农业科学讨论会,讨论了水稻增产中的密植、早播、良种和土肥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农业生产中的群体概念问题,争论最为剧烈。
关于群体概念的争论,是由华南农学院农学系代表对殷宏章同志1960年6月13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农业生产中的群体概念》一文提出不同见解而引起的。争论集中在下面两个问题。
一、关于植物群体发展的调节、控制问题。
殷宏章同志的文章在阐述群体发展规律时认为,植物的群体是一个很能自动调节的系统,插苗少的通过分蘖自行增加密度,插苗多的分蘖少或通过自然稀疏,最后达到比较相近的密度。同时认为,群体是通过一种“反馈”作用来进行自动调节的。同意这个论点的同志认为,植物是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从群体总干物重的变化规律看,基本苗数虽然不同,最后总干物重亦比较相近。植物群体有反馈作用也是事实,植物没有神经系统,群体容易发展过盛,有反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控制群体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必须掌握植物群体发展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其自动调节和反馈作用来有效地控制植物群体。殷宏章同志的文章指出了人工措施对于控制群体发展的作用。离开植物群体发展规律本身,过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实事求是的。
不同意殷宏章同志文章的论点的认为,在生产实践中固然可以看到植物群体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调节适应现象,问题在于“自动调节”和“反馈作用”是不是支配植物群体发展的规律。在人为栽培条件下,植物只能处在一种生理适应状态,栽培植物群体本身就是人为耕作活动的产物,群体整个发展过程的变化,都是栽培技术的具体反映。群体的结构形式,首先决定于插植规格。稀植能自行增加密度,就是人们运用各项技术进行栽培的结果。现在不少高产田的有效穗数能够由过去二十多万跃进到三、四十万或更多,也是实行合理密植控制群体发展的结果。如果看到插苗少,分蘖多;插苗多,分蘖少;基本苗数比率差异大,最后穗数比率差异小等现象,就认定这些都是植物群体自动调节的恩赐,把植物群体在栽培情况下的被动适应看成是自动控制,就没有反映出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殷宏章同志的文章虽然提到人工措施可以适当控制植物群体的发展,但它实际上是说人工措施只能受群体的自动调节和反馈作用控制。如说,自动调节可以拉平最后的穗数;群体的发展,要通过其本身的反馈作用才能最后稳定下来;采取高矮的品种混播以改善群体结构,调整光能利用也是不合理的想法,等等。总之,一切都要听从植物本身的支配,人工措施很难起控制群体发展的作用。这是不能令人同意的。
二、关于控制群体发展与利用分蘖和抑制分蘖问题。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代表不同意殷宏章同志的文章中对于分蘖问题的看法,他们提出培育主茎抑制分蘖是控制密植群体发展和进一步夺取高产的方向。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论。反对此种论点的认为,分蘖是水稻的本性,分蘖是从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它具有很顽固的保守性。抑制了分蘖也就抑制了主茎,目前未找到不分蘖的品种。在还没有抑制分蘖的成熟经验之前,离开水稻的本性去强求抑制分蘖,或是否定分蘖的作用,是非科学的。从生产实践看,绝大多数是适当依靠分蘖或主茎分蘖并重的。有分蘖的植株表现茎粗粒多,有分蘖是水稻生育良好的标志。利用分蘖是一种高度栽培技术,不能把依靠分蘖看成是靠天吃饭。利用分蘖来增加穗数是符合经济原则的。抑制分蘖只能作为今后科学研究的一个课题,不能以未证实的假设来指导生产。
同意华南农学院农学系代表的论点的认为,水稻是有分蘖习性的,但分蘖并不是不可控制的。分蘖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好水稻分蘖的规律,就能有意识地培育它或是抑制它。水稻必须同时具备水分、养分、空气、温度等综合条件,才能分蘖,而各项因子条件是不可代替的,当其中一个因子得不到满足时,分蘖就会被抑制。
这些同志认为,培育主茎抑制分蘖,是稳定和控制植物群体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茎的生产性能也远比分蘖优越,主茎的穗粒质量经常比分蘖的良好;主茎在群体发展过程中总比分蘖稳定,更易于有计划地控制穗数;依靠分蘖虽然能节省用种量,但必须施用更多的肥料才能把分蘖培育好,依靠分蘖也不一定经济效果高。因此抑制分蘖,更值得作为控制植物群体发展的有效途径而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抑制分蘖问题,并不妨碍当前和以后在生产上因地制宜地利用分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