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勇于实践 勤于调查 善于总结——开展棉花技术改革群众运动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02
第2版()
专栏:

勇于实践 勤于调查 善于总结
——开展棉花技术改革群众运动的体会
中共湖北京山县永漋公社党委会
几年来,我们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发动广大社员群众,围绕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开展了棉花增产技术改革运动。由于坚持了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充分发动了群众,在棉花栽培上初步摸索出棉花生产的规律,实现了适时早播,一次全苗,5月现蕾,两熟超一熟等栽培棉花的要求,作到三桃丰收(伏前桃、伏桃、秋桃),棉花连年增产。这个运动对我们1960年的棉花大幅度增产,起到显著作用。
在开展群众性的棉花增产技术改革运动中,我们取得的经验是丰富的,其中最基本的几点是:勇于实践,勤于调查,善于总结。
依靠群众,革新技术
知识来源于实践,这是客观的真理。正因为如此,在摸索棉花生产规律、寻求植棉技术改革的途径时,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靠谁来实践呢?靠群众,靠在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运动。
我们发动群众开展棉花技术改革运动时,曾经碰到过不少障碍,主要是保守思想的抵触。我们和这些有害的思想、观点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方法是:发动群众,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用群众的创造和成就教育那些不相信群众的人。例如,棉花怕渍要开深沟,干部和技术人员都为挖沟工具不好解决长期发愁。但是,经过发动群众,问题解决了。双合生产队一个老农创造了一种深挖器,这种工具制造简单,工效又高;把他的经验在全社推广后,就解决了全社挖沟工具的问题。再拿消灭和防治斜纹夜盗蛾这一棉花害虫的例子来说吧,1958年发生这一虫害时,一小部分人束手无策;但是公社党委发动了群众,用捕捉的方法,开展了消灭虫害的运动,五天便基本消灭。开始时,大家对这种新发生的害虫是知道得很少的,经过从捕杀过程中的不断观察,到1960年时,已有许多社员能掌握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采取了发生前先预防,发生后积极除治的办法,基本杜绝了这一虫害。这些事实都说明,只有相信群众,不断地组织实践,才能把技术改革工作做好。
充分发挥革新能手的作用
在组织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技术改革能手和植棉模范的作用,要把他们当成是技术改革的尖兵。为了发挥他们的作用,公社成立了劳动模范核心组,管理区成立了劳动模范网。生产队成立了改革能手的专业研究组。这样就在公社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技术改革运动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我们根据棉花的每个生产环节,组织劳动模范、植棉能手作革新试验;然后,又组织社员群众到他们的试验田里去看,现场研究,汲取他们的经验,并进行新的实践——更大规模的试验。
应该注意的是:在组织再试验、再实践时,不是要大家千篇一律地照办,而是从实际出发,作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百花齐放。
调查研究是改革技术的前提条件
具体实践必须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只有经过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去组织实践,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实践就会带有盲目性。因此,勤于调查研究,应该成为我们进行技术改革的前提条件。对于这一点,几年来我们的体会也是很深刻的。就拿1959年和寒潮作斗争的事例来说吧,这年4月,因为连续几次出现寒潮,造成了棉花严重缺苗。怎么办?对这个问题,当时公社党委的同志们持有两种意见:一是动员群众移苗补苗;一是动员群众补种。两种意见各有理由,相持不下。于是,党委书记提议到群众中去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分头和技术人员、小队长、社员群众举行调查会,绝大多数干部和社员都认为移苗不如补苗好;为了抢住季节,许多社员还提出了改过去的干籽补种为催芽补种的建议,认为这样既能赶上季节,又能保证全苗。党委会研究之后,决定照广大群众这些意见去办,结果,补种计划完成得既快又好。
为了作到胸中有数,调查研究必须经常进行,使之成为一种制度。为了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我们还坚持了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从小队干部到公社干部,都有几个老农作为经常的顾问。由于和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采取虚心求教的小学生态度,他们对我们也无话不说,这就使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避免了主观主义。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个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也是个研究矛盾的过程。只有对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和它的特征有所了解,只有掌握了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才能实现我们掌握政策、改造世界的目的。例如,为了生产的发展,我们必须改革工具。但是,哪些工具该改?怎样改?哪些工具不能改?为什么?所有这些,都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作出决定。例如,按照生产规划,1960年全公社需要四百五十万个劳动工才够,而全公社所有劳动力全出勤才能完成四百万个工。在这种情况之下,改革生产工具,改革耕作方法,成了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抓住这一点,领导群众改革工具,边调查、边试验、边改革,全年共改革和推广各种工具二十三种,二万多件,对解决劳力不足的困难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结群众固有经验
几年来,在进行棉花生产的技术改革中,我们还感到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总结群众固有经验,对促进技术改革运动具有重大的意义。例如,棉花5月现蕾,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得通过改革来创造5月现蕾的条件。怎样改革才好?我们的作法是:总结历年来个别田块5月现蕾的具体经验,然后汇集到一起,经劳动模范、老农直到广大社员几次议论、鉴定之后,才作出相应的结论。再如,棉麦两熟田在种麦时,预留棉行到底多宽才好?我们不是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下结论,而是通过研究和总结几年来的经验,从中去寻求规律。我们发现了预留棉行如果窄了(八寸以下),麦棉两头吃亏;宽了(一尺二寸以上),土地利用率要降低,影响粮食产量。经过总结了劳动模范吴培芝等的两熟超一熟、预留棉行一尺二的经验后,才把这个问题较好地解决了。
吸取教训,克服缺点
我们不仅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而且还要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用它不断克服生产中的缺点。1958年,由于我们没有掌握住棉花生长的规律,注意抓秋桃,放松抓伏桃,结果秋桃好而伏桃差,影响了全年产量;1959年我们总结了上年的经验,注意抓伏桃了,但对秋桃又有些放松,结果这年产量虽然较上年有所上升,但上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的;1960年我们把这两年的经验加起来,狠抓棉花基础关,全面贯彻各项技术改革,把伏桃和秋桃都抓住了。由于有了上述变化,加之在防治病虫等方面也作了较多的改进,结果这年棉花收成很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
我们在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改革运动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和生产要求比起来还是不够的。棉花生产上的光、水、密、保等增产的重要因素,还得我们继续去研究、掌握。特别是党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后,在以粮为纲的前提下,如何确保粮棉生产同时跃进,除了解决政策问题外,在技术方面也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我们决心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为解决这些新的课题而奋斗不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