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阅读
  • 0回复

调查研究钁头使用情况 切切实实指导农具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01
第2版()
专栏:

陵川县委书记亲自动手
调查研究钁头使用情况 切切实实指导农具生产
本报太原31日电 中共山西陵川县委第一书记邢德勇、书记和根全等同志,最近在全面检查备耕工作中,对小农具中的钁头的生产和使用情况,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他们一方面调查了古郊、南关、礼义等三个生产队所在的山地、坡地、川地不同地区对钁头的使用和准备情况;同时又在县营五金厂召开了十次座谈会,访问了八个红炉老师傅,了解了钁头的制造情况。最后又邀请了一部分老农和红炉工人,在山地、坡地、川地实地使用各种钁头。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进一步认识了必须根据各种地区、各种作物、各种耕作条件生产农具;生产队在农具准备上,也不能光看农具的平均数字,还必须把农具的质量、数量、规格、品种统一安排好。
抬手动脚离不了钁头
陵川县石厚土薄,绝大部分耕地是山坡和梯田,不但刨边刨堎要用钁头,很多小块土地离开钁头就不能耕种。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话:“陵川山高石头多,出门不下就上坡,一亩土地百把块,抬手动脚要钁头。”历来农民对什么样的地板土头,使用什么样的钁头,干什么样的农活用什么样的钁头,都有考究。钁头的质量好不好,规格对不对,都会直接影响到做活的效率。
邢德勇等同志在调查中深深感到,生产钁头必须针对各种不同地区和各种不同土地的需要。例如南关生产队1959年在刨熟荒时,缺乏板钁,用排钁代替,刨了二十一亩,就坏了六把,每人每天平均仅刨二分地。1960年改用板钁开荒,刨了三十一亩,没损坏一把钁头,每个劳力每天开熟荒地二分八厘。这个生产队的第五生产小队,1960年每个劳力基本上达到了“三钁一钁锄”,川地有排钁和钁锄,坡地有板钁,石子地有马牙钁,劳动效率就较高,土地刨得细、刨得好。第一生产小队因钁头数量不足,不分何种土地,老是用一种钁,因此效率不高,活儿粗糙。礼义生产队的一个农民说:“我们的土地比较平整,过去钁头打的都是二寸宽,用起来很不得手;后来买上五金厂出的三寸八至四寸五宽的钁锄来用,很服手,不但刨地多,而且刨地深,一人刨地顶两人。”地处东山的古郊生产队的农民说:“西乡(指川地区)钁头进东山,刨地不折也要弯。”以上事实说明,全县不但要用几种钁头,而且每一个生产队、生产小队都必须根据山地、坡地、川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准备马牙钁、板钁、排钁、钁锄等多种钁头,才能达到耕作得心应手。
按用钁人的意见办事
在调查中,许多社员反映:今年新添的排钁、板钁、马牙钁、钁锄,大都是全县著名的小炉匠杨小闹和五金厂工人们打的“杨字号”家具,很好使。为什么这个工厂生产的钁头能适应各地的需要呢?他们又到县营五金厂调查了制造钁头的情况和经验。
县营五金厂担负着全县钁头生产的大部分任务。开头他们生产的钁头数量不多,质量也不好。1958年生产了四千把钁头,就有二千五百多把卖不出去。是工厂生产的多了吗?农民不需要吗?都不是。供销部门向五金厂转达了农民们的意见:“钁头我们需要,就是不愿买五金厂的,用不了几天,不是圪卷就是折断。”五金厂党支部发动全体职工展开了“钁头为什么卖不了”的讨论。职工们一致认为:要做到钁头受人欢迎,就必须看地造钁,看人造钁,听用钁人的话,顺庄稼人的意。此后他们一方面经常派人深入田间,了解农民对规格、品种、质量的要求;一方面在厂内专门划分出六盘红炉,两盘打造坡地农具,两盘打造山地农具,两盘打造川地农具,同时还严格建立了质量检验责任制度。一边访问、一边锻打、一边试验、一边改进,终于造出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耕作需要的有宽有窄、有长有短、有轻有重的几种好钁头。
在增加品种的同时,他们还根据农民的要求,认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改进了钁头的锻打技术。马牙钁、板钁上夹钢,坚固耐用,不怕石头和地硬;排钁、钁锄上明钢,入地如刀,翻地利,费劲少。因此这些钁头已成了陵川名牌货。
几点新的启示
亲自调查,有了丰富的感性知识,他们进一步认识到:钁头和一切小农具的生产,必须根据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绝不能千篇一律,死搬硬套,更不能为平均数字所迷惑。
接着,在县委领导下,全县召开了一个有公社工业书记、农具修造厂厂长、铁木技术工人、供销总店经理参加的“小农具比赛会”。对全县的各种农具全面进行了分析,规定出了适应各种土地,各类地区,各种作物,各类耕作条件的不同型号农具,使小农具的生产更加切合实际。同时,采取了分地区、分品种、按人落实的办法,以公社为单位组织了十二个农具检查团,队队到,件件看,因地、因人制宜,展开了一个“每人五件宝,宝宝都得手”的备齐小农具运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