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肯尼迪告诉人们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23
第4版()
专栏:观察家评论

  肯尼迪告诉人们什么?
古巴人民反对美国武装侵略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喜讯传来,全世界一片欢腾。但是,“万家欢乐一家愁”,美国总统肯尼迪在4月20日发表的一篇演说中一开始就用哭丧的语调说:
“在那个不幸的岛屿(指古巴)上,就像在争取自由的许多其他地区一样,消息越来越坏而不是越来越好。”
帝国主义的立场和世界人民的立场就是这样的截然相反,世界人民认为好得很的事情,帝国主义就认为糟得很。世界人民感到喜悦的,帝国主义就感到悲哀。历史上无数事件已经证明过这个真理,在这次入侵古巴事件中又怎能不是如此呢?
肯尼迪政府这一次对古巴发动的军事冒险,结果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为美国主子长期豢养、加意栽培并寄予厚望的一伙雇佣兵,落得个全军覆没;而肯尼迪政府却由于自己的强盗行径而招致了全世界的严厉谴责。肯尼迪在演说中如此伤心,是不足为奇的。
然而,肯尼迪的这篇演说之所以值得注意,还不在于它表明了美国政府已经干了些什么,而是在于它表明了美国政府今后还要干些什么。
鉴于肯尼迪的演说具有这样的价值,本报特全文予以发表,并请读者同我们一道,来逐段逐段地观察一下这位美国总统说了些什么。
肯尼迪在演说中冠冕堂皇地宣称:“在我们自己或盟国没有遭到外来进攻的情况下美国进行任何单方面的干涉,将是违反我们的传统和我们的国际义务的。”反过来说就是:只有在美国“遭到外来进攻”或者美国的“盟国”“遭到外来进攻”这两个前提下,美国才会“进行任何单方面的干涉。”在这里,肯尼迪的“前提”和“结论”就发生了矛盾。一个前提是本国受到外来进攻,在这个前提下,任何国家都有权利进行自卫或抵抗,这里根本不发生什么“干涉”的问题,更不发生所谓“单方面干涉”的问题。这种逻辑的混乱,还不是肯尼迪演说的最突出的特点。文章还在后面。
“但是”肯尼迪接着说,“我们的克制不是无限度的。要是互不干涉的泛美主义显得只是不采取行动政策的幌子或口实,如果本半球的国家未能履行它们反对外来共产主义渗入的义务,那末我希望大家明确了解这一点:本政府将毫不犹豫地履行它的主要义务,这种义务就是保卫我们国家的安全。”
读者从这里看到,肯尼迪为“单方面的干涉”提出了两点保留。一点是:如果美国要干涉古巴或者拉丁美洲任何一个国家,而拉丁美洲国家不肯跟着动手,美国就可以独行其事来进行干涉。另一点是:如果美国认为那一个拉丁美洲国家反对共产主义不力,美国也可以独行其事地进行干涉。岂止是可以而已,而且将“毫不犹豫”地干。这两点“保留”,完全推翻了前面说过的两个前提。这就是美国政府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以“保卫我们国家的安全”为借口,对别国进行干涉。肯尼迪的这段话,最准确不过地表述了美国的干涉政策的实质。
肯尼迪在演说中郑重其事地“希望大家明确了解这一点”。的确,全世界人民都应该明确了解这一点。因为,美国全部对外侵略政策的奥妙已经尽在其中了。肯尼迪在谈这段话时用的题目是“不干涉”,可是所做的文章却是:只要美国打着“保卫美国安全”的幌子,就可以在全世界不论任何地方进行干涉活动;过去已经干涉了,今后还要干涉,而且要加强干涉,干涉到底!
的确,可以“让记录表明”,美国借“保卫安全”为名进行过多少次侵略活动啊!1947年,美国镇压希腊人民的革命斗争,是为了“保卫美国的安全”;1950年,美国霸占中国的台湾,是为了“保卫美国的安全”;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是为了“保卫美国的安全”;1953年,美国颠覆伊朗的合法政府,是为了“保卫美国的安全”;1954年,美国干涉印度支那,是为了“保卫美国的安全”;1958年,美国进兵黎巴嫩,是为了“保卫美国的安全”;1960年,美国支持老挝的叛乱集团挑起内战,也是为了“保卫美国的安全”……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安全,安全,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美帝国主义口中的“安全”,只不过是侵略目的的代名词而已。
肯尼迪企图以对苏联的恶毒诽谤来为美国的干涉政策辩解。他居然搬出布达佩斯的“血迹”来污蔑苏联。但是,这种颠倒黑白的伎俩显然是徒劳的。人们都知道,正是由于美国对匈牙利的内政进行干涉,收买和支持匈牙利的反革命匪徒发动了武装暴动,残杀匈牙利爱国人民,苏联才不得不应匈牙利政府之请,派遣自己的军队协助匈牙利人民镇压反革命暴乱。苏联的这种正义行动,正是为了反对美国对匈牙利的干涉。肯尼迪旧事重提,只能使人记起美国干涉者的又一桩罪行,而且使人们警惕美国还要继续利用它的雇佣军队对古巴进行武装干涉。肯尼迪歇斯底里地叫嚷“不打算抛弃”古巴,并且扬言这一次对古巴的武装进攻“绝不是最后的一个插曲”,这不是已经明明白白地表示美国还要在古巴干些什么吗?
这一次美国雇佣军入侵古巴的结局,对美国政府说来的确是惨重的。肯尼迪痛定思痛,表示要从这一次武装侵略古巴的失败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如果肯尼迪真的能够这样做,倒也并非坏事。但是请看,肯尼迪究竟吸取了什么样的“教训”呢?
肯尼迪的第一个教训就是,他承认,“在古巴或者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共产主义的力量都是不可低估的。”谢天谢地,像鸵鸟一样喜欢把头藏在沙子里的帝国主义老爷们,总算把头抬起一次来看看现实世界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是不可战胜的,这本来是一个早已为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真理,但美帝国主义者却是从来都不肯承认的。长期以来,特别是战后十几年来,美帝国主义挥舞着大棒、原子弹和金元,向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澳洲,向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像疯狗一样到处乱窜,到处进行侵略和干涉。但是每一次的结果怎样呢?不是到处遇到人民力量的反抗,一次再次遭到失败,碰得头破血流吗?可以说,美帝国主义够得上是屡战屡败了。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美帝国主义不承认或者低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力量。时至今日,肯尼迪才发现了这个教训,不是太晚了吗?当然,即使在现在,肯尼迪政府如果真的肯于接受这个教训,那也总算学聪明了一点。然而,人们从肯尼迪的整篇演说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请看,当肯尼迪在谈到第二个“教训”的时候,他就马上又低估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力量,而把第一个“教训”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肯尼迪说,美国“跟本半球的所有自由国家一致。必须更加密切和更加现实地看待古巴境内的外来共产党干涉和控制的威胁”。为什么肯尼迪把这作为第二个“有益的教训”呢?据说是因为“像古巴那样大小的一个国家,对于我们生存的威胁,并不像它作为一个颠覆本半球其他自由国家的生存的基地的威胁那样大”。在这里,按照肯尼迪的逻辑,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古巴对美国的“威胁”并不那么大,而美国政府却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各种恶毒手段,直到进行武装侵略,必欲置古巴人民于死地而后已呢?这是其一。其二,按照肯尼迪的说法,人们不明白,既然古巴对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威胁那样大”,为什么不是别的国家,而是美国这样迫不及待地要求西半球各国“更加密切和更加现实地看待古巴……的威胁”呢?
肯尼迪说“像古巴那样大小的一个国家”并不会给美国带来多么大的威胁,这只是承认了一小部分真理。事实是古巴根本就没有威胁美国,也根本就没有威胁任何拉丁美洲国家。而对拉丁美洲各国的威胁和侵略不是来自别人,正是来自美帝国主义。肯尼迪企图用所谓“共产主义威胁”的滥调,转移拉丁美洲人民的视线,并要挟拉丁美洲各国听从美国政府干涉古巴的命令,这恰恰又是忘记了肯尼迪的第一个“教训”,低估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力量!在今日之美洲,孤立的并不是古巴,而是美国政府。拉丁美洲二十个国家中,除了像危地马拉这样完全受美国控制的极少数国家以外,大多数都不支持美国对古巴的干涉。好几个国家的政府和议会还公开表示不同意对古巴的干涉。至于拉丁美洲各国的广大人民,从美国武装侵略古巴的消息传出后,就立即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发出了“保卫古巴”“要古巴、不要美国佬”的震天怒吼,争先报名参加志愿队,援古抗美。在美国人民群众中间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攘臂而起。请看,如果古巴是对拉丁美洲人民的“威胁”,而美国政府却是拉丁美洲人民的“保护人”,那么为什么千百万人民要高呼“要古巴、不要美国佬”、参加志愿队援古抗美呢?肯尼迪显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肯尼迪的第三个教训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的是,我们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面临一种无情的斗争。”不错,斗争确是无情的。这个斗争是美帝国主义同各国人民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卢蒙巴被扼杀于血泊之中,美国炮弹在老挝的土地上爆炸,在南朝鲜和南越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爱国者和普通公民被屠杀……。面对着这种情况,各国人民对于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决不能“温良恭俭让”。他们忍无可忍,不能不奋起反抗。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兴起的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的革命风暴,正是美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直接引起的。而当这一革命风暴一旦兴起以后,的确难以用“一枚导弹”把它吓唬下去,用“一条国境”把它限制起来。它和社会主义阵营和各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汇合在一起,同一切殖民地附属国的解放斗争汇合在一起,同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斗争汇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使侵略集团的魁首和殖民主义的支柱美帝国主义陷于空前孤立和不利的地位。就是这样,用肯尼迪的话来说,“这个剧烈的斗争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达到了最高峰”。这个“最高峰”不是别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日益显著地超过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日益显著地超过新老殖民主义的力量,和平力量日益显著地超过战争力量,世界形势发生了东风压倒西风的伟大转折。
对于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来说,来自古巴的信息,来自老挝的信息,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信息,确实是越来越坏,越来越“无情”了。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从美国殖民统治和军事控制的魔掌里“丧失掉”。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美帝国主义本来就没有权利压迫那里的人民,侵犯他们国家的主权,吸吮他们的膏血。一切被压迫人民奋起反抗美帝国主义,不正是美国的“大棒政策”、“威慑政策”和“战争边缘政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吗?
肯尼迪感到了美帝国主义所面临的可悲局势。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取得什么有益的结论。他发誓要“竭尽全部努力和精力”,重新审查和调整各种力量、策略和机构,来“加强我们(美国)为一场斗争所作出的努力”,来进行绝望的挣扎。肯尼迪在历史巨人面前,自己充当了唐·吉呵德的角色,顽固地不顾一切地要继续推行帝国主义政策,担负起他力不胜任的担子。这副担子,用他自己的语言来形容,就是“没有任何工作比这个国家或这个政府所面对的这项工作更巨大”。的确,这个沉重的担子,将会消耗掉美国政府的全部精力。不管肯尼迪怎样老羞成怒,怎样咒骂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广大人民享受真正的民主和过着幸福的生活的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波兰说成是什么“盛行的残酷压迫”;也不管他怎样咒骂那些不跟美国佬走的人是什么“心安理得的人”、“自我陶醉的人”。但是,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必将进一步教育全世界一切不愿做奴隶的来,进行人们和爱好和平的人们,觉醒起来,团结起坚决的斗争。在一场更深刻的、迫切的、每天都在进行的斗争中,逐步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一片一片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从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下,争得自由、独立和解放。
如果说,肯尼迪的通篇演说有什么“主旨”的话,那就是他郑重其事地宣布:“让我作为美国总统清楚表明,不管任何代价和任何危险,我决心使我们的制度生存下去和取得成功。”我们的读者,全世界每一个关心和平、自由、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人,都必须牢牢地记住美国总统的这句话,时刻警惕着美国强盗进行任何新的冒险,并且时刻准备着以加倍的打击来回答美国强盗任何新的挑衅。这是肯尼迪这篇演说给我们的有益的教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