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经常与突击结合 预防和治疗并行 大塘公社防治血吸虫病有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28
第4版()
专栏:

  经常与突击结合 预防和治疗并行
大塘公社防治血吸虫病有成效
本报广州27日电 广东省历史上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之一的三水县大塘公社,三年多来紧密结合生产,开展防治血吸虫病,取得了很大成绩。
大塘公社血吸虫病流行约有八十年的历史,全社二十一个生产大队中,十一个大队有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和血吸虫病人。历代的反动统治者对这种疾病不闻不问,根本没有采取过任何防治措施。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很重视防治血吸虫病的工作,在1957年开始了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血吸虫病运动。三年多来,由于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采取了根治血吸虫的综合措施;对原有的血吸虫病人,则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把预防工作和治疗工作穿插进行。全公社前后进行了六次群众性的大规模灭螺运动,同时组织了经常性的灭螺队伍,全社的二万六千多亩有钉螺分布的地区,已有90%进行过一次至三次灭螺工作,其中约有二万亩达到彻底消灭或基本消灭钉螺的标准。全社六千多名病者,都经过了一次以上的治疗和一次至三次复查和复发治疗;病情严重的还分别送到省和专区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般病人经过治疗以后,病情体质逐步好转。四百多名病情严重的晚期病人,也大部分转危为安。随着防治血吸虫病的开展,人民群众体质有了增强,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人口有了增加,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在防治血吸虫病的过程中,卫生医疗人员和群众生活在一起,把防治血吸虫病的科学卫生知识交给群众,教育群众认识消灭血吸虫病的意义,从而使防治血吸虫病成为群众的自觉要求。在防治方法上,他们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区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对草塘型的地区,把灭螺工作和水利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开沟和筑堤等方法,排出积水,把草塘变成耕地,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消灭了钉螺。对小块的钉螺地区,则用铲土填沟、火燃、土埋、药杀等办法灭螺。原来钉螺密布的大矛洲草塘,由省投资兴建水利工程,开了一条又直又宽的新河道,代替了原来九弯十曲泄水不畅的漫水河,使这条被称为“毒河”的血吸虫孳生基地,不能逞凶作恶。在修好水利的基础上,又用拖拉机开荒深翻,埋土灭螺,还扩大了耕地面积一千多亩。
为了预防血吸虫病,大塘公社还进行了饮水卫生、人畜粪便管理和个人防护等预防措施。现在,大塘公社普遍进行了饮水消毒,使用井水和北江上游的河水;还建立了公厕,做好粪便管理工作。对必须到钉螺分布地区劳动的社员,也采取搽油和其他防护办法,以减少新的血吸虫病感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