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组织农民就地推广选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8-31
第5版()
专栏:

  组织农民就地推广选种
李俊
近几年我们推广了不少农场优良作物种籽,如八一一谷、鱼鳞白小麦、冲绳百号甘薯等,都在增产上起了不小的作用。但是我们的地区广大,农业历史悠久,各地都还有未被重视的良种,如束鹿的竹业青谷、深县的胎里黄谷、乐亭的关东青高粱、沁县的沁州黄谷、左权的州白谷等。一般的说,每个小地区,甚至是一个村,都有比较好的品种。我们应该注意这些优良品种,在各地区发动农民进行“就地选种就地推广”的换种运动。如果每一个村,每一个农民,都能就地交换一些当地的好种籽,那末明年的秋收,每一亩地就能多收几斤粮食。这个工作如能作好,全华北区一年增产几万万斤粮食是不成问题的。这不是“生产长一寸”的具体实施吗?
怎样组织农民“就地选种,就地推广”呢?这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办法是很多的,我这里简单的介绍太行平顺劳动英雄李顺达的办法,作各地参考。他每当秋收前,带领几个有经验的老农,到全村地里检查庄稼。他把最好的庄稼每样选几穗,捆好把,贴上纸条,写上谁的庄稼,什么名称,一亩能打多少。然后摆在一个地方叫全村农民参观,动员大家换种。农民对这个办法很赞成,每年秋收,群众都积极的换种。因此他村的总产量一年比一年增高。这就说明动员换种必须走群众路线。
各地农民本来就有换种的习惯,但是很不普遍。一般的只局限在亲戚朋友的圈里,向生人换种感到不方便。加上有些农民的保守性,嫌换种麻烦,又怕吃亏,因此需要政府有意识的提倡互助合作。记得一九四七年太行黎城霞庄的农民,曾创造了一个合作种籽仓的办法。它以一个或几个互助组联合起来,到秋收前,大家根据每一家的需要,统计选什么种,选多少,从谁家地里选。一斤种籽换多少粮食。都商量好了以后,公推几个对选种有经验的人,按着地点、种类、数量、分头去选。选齐以后,共同脱粒,晒干。再推出热心生产的专人负责保存。同时向各户收齐粮食,还给被选种的地户。然后按时检查倒晒。到播种前统一进行浸种或拌药消毒。到播种的时候,再按各户应分的数量分配。这确实是很好的办法。大家可以选择工作基础较好,互助组健全,或有好的合作社的村庄,小规模的试办。在试办的过程中,要尽量民主,不可稍有强迫。
在换种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种籽的成色比一般粮食高。因此,价钱就应该比普通粮食贵。用粮食换种籽应该加成。并且还一定要用好粮食。其次是农民目前生活还相当困难。大部分农民,秋天打点粮食要吃,要出负担,要粜钱换东西,有的还要还帐。所以换种,必须提倡用现粮,或者按好粮食折价给款。千万不要用坏粮食换。更不要按低于市价的官价发款,或拨条记帐。否则对选种运动是非常不利的。
希望各地干部,不要把选种工作认为是单纯技术工作,只消极的向农场技术干部身上推。须知选种运动是重要的组织工作,单靠几个农场干部是作不过来的。我们应明确,政府要领导生产,就必须领导选种运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