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继续奋勇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01
第7版()
专栏:上海通讯

继续奋勇前进
上海各个工业部门最近几年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今年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又有些什么新的成就?国庆前夕,我们访问了出席过全国群英大会的一部分先进生产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奋勇前进。
韩忻亮重上第一线
上钢三厂平炉车间的炼钢能手韩忻亮,回到一号平炉上重新当炉长,到现在已经四个月了。这个有着将近十年炼钢经验的老炉长一回到炉上,生产就起了变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韩忻亮,原来是两座平炉上的六个炉长之一,他过去所在的乙班是有名的青年炼钢班,生产一直是比较先进的。可是自从去年韩忻亮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以后,这个炼钢班,在六个班里评起来,常常不是老五,便是老六。原因很简单,今年钢的质量和品种要求都提高了,原来在韩忻亮组里当一助手、二助手的小伙子,要独持一面就比较难对付了。今年5月里,这些小伙子写了两张大字报,一张给厂党委,一张给厂团委,一致要求老炉长重新回去。
韩忻亮自己也有这个要求。领导根据他们的要求,从6月起,让他一面担任车间副主任,一面兼任一号炉青年班的炉长。
韩忻亮回到炉子上不久,就接到了炼一批要求很高的电焊条钢的任务。这种钢过去连韩忻亮都没有炼过,他便把1958年总结的高温、好渣、活跃沸腾等一套经验拿出来了。他亲自指挥几个助手操作。结果这炉钢一共炼了六小时十八分钟,比一般钢种只多了八分钟。
韩忻亮重当炉长以后,看到生产要求高了,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现在,他是炉长,又是车间副主任,所以考虑问题就比过去全面细致得多。有一次,上班的甲班在交接班的时候,没有把出钢槽、铁水槽都弄清爽就交给乙班。过去碰到这种情况,急性子的韩忻亮有时不免要发点脾气。这次,他具体地去了解一下甲班的情况,原来甲班放钢离下班时间很侷促,工作没有安排好,工人们也很疲劳,因此没有及时做好出钢槽和铁水槽的工作。于是,他就和甲班工人商量如何把工作安排得更好,同时又详细地说明把出钢槽弄清爽,这是一项制度,大家都要严格执行,才能保证整个车间生产都好。由于他用耐心说服的方法比较全面地处理上下班之间的矛盾,班与班之间的团结更好了,以后这种情况就不再发生了。
一号炉青年班的生产在韩忻亮重当炉长后,一步步地上去了。6、7两个月一跃而为第二名,8月份又被评为第一名。这个班升了上去,另外两个班也抓紧了,于是,整个一号炉都赶上去了,改变了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完成国家计划方面几乎一直落在二号平炉后面的局面。
朱恒依然足智多谋
朱恒,这个去年技术革新运动中以“智多星”闻名的革新能手,现在是上海电机厂的工程师。他一面工作,一面在工厂举办的工人工程师学习班学习。见了人总是笑迷迷的朱恒,如今仍然保持着助人为乐的风格。
今年上半年,全厂开展工具革新运动,不少工人向他反映,合金刀的刀尖容易爆断,很伤脑筋。朱恒原来是直流电机车间的车工,对刀具有研究。于是,他决心要攻下这一关键。一天,朱恒一边走路,一边想,为什么刀头子会断呢?一不小心,脚尖踢在突出路面的石头上,痛得非常厉害。这一痛,恍然大悟,马上想到刀尖容易折断不正是受力太大的缘故吗?他心中暗喜,忘了脚痛,继续思索减少刀尖受力的方法。走了不久,忽然看到球场上一群人在踢足球,他想,足球被踢得又高又远,踢球的人脚并不痛,那是踢在脚背上的缘故,那么,合金刀切削金属时切削力让刀背多承受些,刀尖不就不容易断了吗?想到这里不禁大喜,调转头,三步并作两步地回到车间,立刻动手磨刀,把刀面上磨出一个斜度,一试之下,果然很灵:切削速度提高一倍,刀的寿命还比原来的要高两倍。
今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智多星”在厂里见到了领袖毛主席,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从这以后,他工作得更积极了。5月以来,他一共革新了二十多项技术,其中不少是重大的改进,不仅提高了加工的质量,有的还提高生产效率几倍到二十多倍。今年下半年,他担任了车间技术专刊的主编。过去没有念完小学的朱恒,现在,在其他工人和技术员的帮助下,把上半年他所创造的几十种先进刀具的名称、磨法、用途、功效写成了文章,一期又一期地刊登在黑板报上,连续了四个月,刊登了十九期。朱恒的先进刀具迅速地为全厂工人知悉,厂部举办的新工人、艺徒的技术学习班也请他去讲课,先进刀具在全厂也就更为迅速地推广了。
李福祥进修写论文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开始了新的学年。李福祥佩上了大学校徽,第一天在大学的教室里听课,心中非常激动。
全国先进生产者李福祥是上海锅炉厂的钻床工人。他在钻床旁边工作了十六年,对钻床很有研究,先后创造出十八种新式钻头,使工作效率成倍地提高,钻工们都称他为“钻家”。去年,上海锅炉厂提拔他为工程师;中国科学院上海力学研究所等科学单位聘请他为特约研究员。上海工具厂并采用李福祥式钻头作为自己的产品,大批生产供应各地机械厂使用。
李福祥在钻头的磨制和使用上,有很多独特的体会和心得。可是限于自己科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浅薄,在介绍经验时往往讲不清楚道理。因此,他立志要总结自己的经验。从去年四季度起他就开始写“论钻头”的论文。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花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反复修改了十六次,近万字的技术论文《论钻头》终于写成了。今年6月,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举行年会,李福祥在会上宣读了这篇论文,引起工程技术界人士很大的兴趣。
李福祥在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到生产上实际经验越多,越需要懂得更多的科学理论知识,才能提高。他虽然经过刻苦的业余自修,具备了相当于高中的文化水平,但是,要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数学和物理知识就很不够。他很想有一个机会在这方面得到深造。正在这时,党把他送到上海科技大学去学习了。
杨富珍在更高的水平上
上海国棉一厂南织车间乙班挡车工人、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杨富珍,是全国闻名的织布能手。从1953年到现在,将近九年的时间里,月月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曾有六十八个月不出一匹次布。
杨富珍一贯是见困难就上,见重担就挑。当工厂承担新的任务时,她带领小组工人首先创造经验,为全厂完成任务创造条件。几年来她和她的小组生产的布,经常不断地翻改品种,杨富珍总是预先作好准备工作,在每次翻改新产品前,就练习好了新的巡回路线和操作上的各项动作。因此,不论翻改的品种规格多么特殊,质量要求多高,她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今年4月份,这个厂翻改4040府绸。这是一种高档精密织物,密度很高,梭子穿来穿去,很容易把纱磨断;稍有一点飞花,就会造成疵点。杨富珍记起了厂里北织车间也生产一种类似这种织物的产品,就利用休息时间去学习。她来到北织,跟着跑巡回。她发现张德乔、朱扣子两人跑巡回不慌不忙,可是车子上却做得清清爽爽,次布出得最少,下了班就拖住她们两人讨教。从她们两人口中,知道这个产品的毛病最容易出在跳纱上。杨富珍细心的研究分析,终于找出了跳纱这个毛病的关键是出在盘头上。这种产品布面要光洁、手感要平满,要求接头快而无白点。杨富珍就随身带着一团纱,一有空就练习接头。果然,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新产品一翻上去,她就熟悉了它的性能,摸透了它的脾气。
杨富珍不单是自己提高操作水平,少出不出次品,而且帮助小组工人掌握新产品的特性。有些女工一时学不会杨富珍的操作方法,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的做给她们看,讲给她们听,甚至把着手教。在她耐心帮助下,全小组操作技术水平提高了。在全车间十二个小组中,她们一直是产量高、质量好的标兵小组。
新产品生产了三个月之后,在厂的领导同志帮助下,她总结了自己的操作法,并把这些经验教给全厂织布挡车女工。上海纺织工业局也组织了工作组,专门总结了她的操作经验,在全市织布女工中推广。
本报驻上海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