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发扬大跃进以来的高尚风格 韩秀芬见困难就上见后进就帮 今年以来,她先后帮助两个生产小组克服了生产新产品——用人造丝织美丽绸的困难,提高了产品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02
第2版()
专栏:

  发扬大跃进以来的高尚风格
  韩秀芬见困难就上见后进就帮
今年以来,她先后帮助两个生产小组克服了生产新产品——用人造丝织美丽绸的困难,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消息:安东市安东丝绸一厂织绸女工、劳动模范韩秀芬,今年以来继续发扬“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的高尚风格,主动帮助两个困难较多的生产小组提高了产品质量。
1959年上半年以前,韩秀芬在第五生产小组工作。这年下半年,她了解到第四生产小组的产品质量不断下降,影响了全厂的产品质量。她就宁肯少拿近二分之一的工资,主动要求领导批准她从五组转到四组去,团结和帮助四组的工人,扭转了产品质量下降的局势,织出了优质绸,全面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使四组一跃成为全市的先进生产小组。韩秀芬这种先人后己、关心集体的风格,受到人们热烈赞扬。她先后被评选为省、市的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
今年1月,安东丝绸一厂承担了用人造丝生产新产品美丽绸的任务。当时领导方面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第五生产小组。五组工人过去织的绸都是用柞[zuò]蚕丝作原料,没有织过美丽绸。加上新改装的机台有些毛病,织出来的美丽绸,合格品只有28%左右。五组工人几经努力,产品质量仍不见起色。这时,在四组工作的韩秀芬,心里焦急得很。她想:“这样继续下去怎行!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劳动模范,能眼瞅着不管吗?”她便请求领导批准,带动四组其他的工人,去帮助五组生产美丽绸。
她们碰到的主要困难是:织绸时绸面上常常出现“疵点”,用手拆,丝就起毛,甚至断了;不拆吧,织出的绸稀密不匀,有的还出现窟窿。这个困难是织了十四年丝绸的韩秀芬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但她并不畏惧,决心要摸出一条门路来。她知道老工人黄婉荣和张亭宝对防止“疵[cī]点”和拆“疵点”有些办法,就主动去请教她们,和她们共同研究;以后又去拜访技术员。她想了不少办法改进操作,终于摸索出一套防止“起毛”和“断丝”的操作方法,使美丽绸的优等率由40%提高到84%。
韩秀芬看到自己织出来的优质美丽绸,心里当然高兴,但她看到别的同志织的还有许多残次绸时,就想:“一个人的质量好不算好,大伙的质量好才是好。”她在小组会上主动介绍了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防止美丽绸“起毛”“断丝”的做法。有的人照着干了,果然很好,另外许多人也都急于掌握这一新操作方法。韩秀芬便在上班前、下班后的时间,向姐妹们介绍、表演;上班后,她还到机台旁耐心指导。她的经验很快就变成了大家的经验。第五生产小组的美丽绸优等率由30%提高到85%。
8月份,安东丝绸一厂扩大了生产美丽绸的范围,不仅四组、五组生产,二组、三组也开始生产。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三组的美丽绸质量不高。这时,韩秀芬又主动要求,到三组去和同志们一起设法提高产品质量。她的这一要求,又一次得到领导的支持。在三组,韩秀芬经过一番调查,找出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青年工人多,技术不够熟练;有些青年工人性急,操作不够细心。韩秀芬便邀请一些到过上海的老工人,介绍上海许多丝绸工人对国家财产认真负责、操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优质高产的经验。她自己也以身作则,精心操作。青年工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纷纷说:“看人家韩秀芬操作多细心,真把国家财产当回事。”韩秀芬看到三组青年工人提高了觉悟,就努力帮助她们提高生产技术。她和小组里的老工人通过“人人表演,大伙鉴定”的技术大练兵的办法,帮助青年工人在短时间内就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生产技术。她还组织了个“技术研究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姐妹们在生产中碰到的难题。三组美丽绸的优等率,8月份是40%至50%,10月份以来提高到了87%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