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驯化“猪油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02
第2版()
专栏:广东通讯

驯化“猪油果”
李凝
在广州东郊华南植物园里,我们看到一种生命力十分旺盛的植物,翠绿的藤叶爬满巨大的木棚架,一个个沉甸甸像西瓜的果实,逗人喜爱。这就是人们称道的猪油果。这个多少年来野生野长的植物,今天已经在人工培养下,开始在植物园里生长繁育了。
居住在粤西一带山区里的瑶族和僮族人民,很早就知道利用猪油果了。他们在屋前屋后种上一两棵,每年收几十个到一百多个果子,一家人吃油的问题就可以大致解决了。但是,猪油果是雌雄异株的,种子分不出雌雄性。常常把一颗猪油果种子种下去,辛辛苦苦地抚育了不少时间,却发现是个“不抱儿子”的雄株。人们因此慢慢对它的兴趣淡了。加上过去山里山外民族间的交往不多,这件事一直没有传到山外来。猪油果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隐居在山里。1960年初,在群众性的资源调查中,华南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到了山区,在群众的帮助下发现了这位“隐士”。于是,驯化猪油果的研究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开始的时候,华南植物研究所和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工作者,从东兴运回了一些野生猪油果的枝条,在广州进行插条繁殖的试验。当时,对猪油果的特性了解得还很少,试验效果并不理想。
“不能坐在城市里搞试验,要到猪油果的老家去驻点研究。”“不能怕失败,一定要把猪油果驯化过来。”科学工作者立下了这样的志愿。1960年的下半年,华南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六十岁的科学家张肇骞[zhào-qiān]和几位青年科学工作者先后分批出发,到阳春县、东兴各族自治县两县的崇山峻岭中“驻点”,开展猪油果的研究。
来到阳春县古山地方的科学工作人员,好容易在一处悬岩顶上找到了几十株完整的野生猪油果。这儿周围没有一户人家,只有望不断的密林,走不完的山路。科学工作者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就自己动手伐木、割草、劈竹,就地搭起几座茅寮[liáo]作为住所和办公室,开展起研究工作来。他们首先在生活上遇到重重困难。山里的小蚊子叮得人发痛,天气寒冷,又吃不到蔬菜。但是更令人心焦的是:一连作了五批插条试验(每批要半个月时间),成活率仍然很低。
青年科学工作者陆碧瑶、吴槐盛、莫德祥和技工苏秋等人的试验点,是在东兴各族自治县滩潵人民公社的一处高山上。这里的生活比起阳春县来还要艰苦些,初去时没有蔬菜吃,他们就施展出自己的植物分类学本领,在山上找野菜来代替,后来干脆在山上开荒种起菜来。有时候,食油供应不上,他们却满不在乎地说:“为了人们吃更多的油,我们一时吃不上油又有什么关系!”
科学工作者不顾生活上的艰苦,一心一意地把全付精力投入到驯化猪油果的工作里。阳春试验点的前五批插条试验失败后,科学工作者毫不灰心,继续每半月一批地定期试验下去,一共做了二十三次试验,终于发现在清明前后插条成活率比较高。为了弄清楚猪油果的开花时间(在以前,这对人们来说是个秘密),他们几次白天到悬岩上观察,没有收获,后来索性夜里也守在它身旁。一天晚上正好下雨,大家打着伞,拿着电筒,等呀,等呀,秘密终于发现了。原来猪油果是晚上八、九点钟才开花的,而且开花时间非常短,前后不过几十秒钟,简直和昙[tán]花一样。
两处科学工作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作了大量的综合研究,使压条繁殖的技术过了关,插条繁殖的成活率提高到40%。这就为人工繁殖推广猪油果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
现在,在猪油果老家作试验的工作已经结束。在猪油果的新居——华南植物园里,科学工作者正在进一步地研究它,驯化它。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