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阅读
  • 0回复

“洞庭一号”棉种的诞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1-03
第2版()
专栏:

“洞庭一号”棉种的诞生
朱鑫
棉花新品种“洞庭一号”,像开遍洞庭湖畔的鲜花,得到了国内老一辈的棉花育种家的赞许和广大棉农的欢迎。
“白露”前夕,秋高气爽,正是棉花开始吐露银絮的时节,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访了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的中心——澧县张公庙湖南省棉花试验站。试验站的棉田里,一片片枝叶清秀、结果累累的“洞庭一号”吸引着参观的人。正在棉田里进行调查研究的“洞庭一号”选育者之一——彭仕齐同志,向我们介绍了“洞庭一号”的特点:株式清秀、紧凑,结铃性强,成熟早,铃壳薄,吐絮畅,衣分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它在省内和长江流域棉区各地都表现比“岱字棉15号”增产,是极有发展前途的一个新品种。
这里的棉花已开始吐絮,据有经验的老农估计,今年这千来亩“洞庭一号”,平均每亩可收籽花三百斤左右,要比邻近的“岱字棉15号”增产10%—15%。
这样好的一个棉花品种,是怎样选育出来的呢?
千里迢迢选单株
在1954年夏天,湖南省滨湖沿江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省棉花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阵地——大通湖农业试验站,多年来收集的一百多个棉花试验的原始材料,被一场大水席卷而去。这年秋后,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和这个站的领导同志,为了迅速恢复棉花试验研究工作,为棉花生产培育更好的品种,决定派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技师谢宝笙和试验站的彭仕齐同志,前往江苏参观学习当地棉花生产经验和收集棉花的试验研究材料。8月中旬,他们到达了风景秀丽的中山陵旁的前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棉作系系主任、老棉花专家华兴鼐先生告诉他们:要选优良单株,最好是到苏北棉区去,因为那里种植“岱字棉15号”已有几年了,在大面积栽培的棉田里,一定可以选拔出一些优良的单株。在这个启示下,他们在苏北跑了十多个主要产棉县和几个大型国营农场,调查了解岱字棉的生产情况和特性。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劳动,选择了三百多个单株。
从三百单株到一个选系
彭仕齐同志把从苏北选来的三百多个单株带回大通湖农业试验站,通过一冬的室内鉴定分析,从中选留了一百五十四个在衣分和绒长方面符合选择要求的单株。1955年春,他们把这些单株上的棉种,分株种植在大通湖区的肥沃土地上。这年比较顺利,一般出苗、生长都很好,通过田间观察和室内鉴定,从中又选拔了四十八个较优良的株系。
1956年春,他们又把四十八个当选的株系分别播了种。这年,春寒多雨,这批还过不惯滨湖生活的“客人”受到了严重考验。当时死苗情况很严重,有二十多个株系的棉苗大部分死亡了,只有56—12等几个株系的幼苗却生长茁壮,表现了较强的抗寒性。后来,他们又看到56—12结铃很多,成熟较早,吐絮集中,这就更加引起他们对这个株系的注意。收花以后,通过室内鉴定、田间观察,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又从这四十八个选系中,选拔出了包括56—12在内的六个较优异的品系。
1957年开始,由站内周炎炯同志负责对这六个品系作了比较试验鉴定,继续进行选育。这年,对六个品系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农艺性状,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后,他们对56—12品系的优良性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从田间观察看出,它的优良性状的表现比较稳定和趋于一致;产量也以56—12表现最好。经过省内省外预备试验
1958年的春天,他们决定把56—12选系参加在本站进行的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试验结果很好,籽棉和皮棉产量,都居参加试验各品种的首位,和对照种——“岱字棉15号”比较,籽棉增产33.91%,皮棉增产46.09%。这年的秋天,56—12在全省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上正式被命名为“洞庭一号”,并经会议研究决定向国家提出申请正式参加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这年12月,彭仕齐同志带着“洞庭一号”的资料,参加全国第二次棉花科学研究工作会议。“洞庭一号”又引起与会的专家和代表的浓厚兴趣。在会议期间,它就经过了国家棉花品种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品种预备试验。
这样,“洞庭一号”就在1959年首次出了湖南省,参加了在江苏南京、南通,安徽东流,湖北武昌,四川简阳,贵州思南等六个点进行的预备试验。试验结果,“洞庭一号”仍表现很好,与当地推广的“岱字棉15号”等品种相比,籽棉增产17.32%,皮棉增产30.14%。在六个试验点中,有四个点都是“洞庭一号”居首位,其余两个点是第二位。
稳居各品种之首
根据1959年预备试验结果,经国家棉花品种审查委员会研究决定,在1960年提升“洞庭一号”正式参加全国棉花品种区域比较试验。“洞庭一号”从此正式进入全国性棉花新品种大决赛的行列。试验在长江流域棉区十一个省市二十三个试点和黄河流域棉区七省二十个试点同时进行,参加试验的品种有十六个。1960—1961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洞庭一号”在长江流域棉区各地又都表现显著增产,优良特性稳居各品种之首,在试验地区,“洞庭一号”皮棉平均产量,分别比当地推广的“岱字棉15号”等增产9.1%—12.5%。“洞庭一号”在长江中、上游流域棉区表现尤其突出,平均增产10.2%—19.6%;在黄河流域棉区表现也很好,平均增产12.1%。
1961年经中央农业部审定,“洞庭一号”为全国区域化新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也都认定“洞庭一号”是长江流域棉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品种。这个仅仅经过四年就培育成功的棉花品种,从而得到大力繁殖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