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稻作研究四十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1-03
第2版()
专栏:

稻作研究四十年
本报记者 柏生
深夜,屋里静静的,独自坐在桌前,打开一本米黄色布面金字的《中国水稻栽培学》,翻阅起来。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院长、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丁颖教授主编,我国几十位水稻研究工作者的集体著作,它总结了我国农民丰富的生产经验,也吸收了我国农业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本对指导水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都有参考价值的好书。这本书对与水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有密切关系的基本问题,像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和演变,栽培稻种的分类和稻作区域划分等问题,都有系统的明确的论述。
寻根究底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种稻子历史悠久,稻子分布很广,种类繁多。但是,我国种稻子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稻种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以后又是怎么演变发展的呢?过去,我国的农业科学研究人员没有人能够答得上来。一九二四年,丁颖教授从日本留学回国,到广东中山大学农学院教书,就开始了这个问题的研究。根据一般作物都是从野生种演变来的情况,他研究我国是否有野生稻。我国古书上的记载,证明肯定是有的。一九二六年,丁颖教授在广州东郊一个叫做犀牛尾的沼泽地里,找到了野生稻。以后,在广州外围、广东西南部、广西的西江流域,也都有不少发现。从那时起,丁颖教授就注意研究野生稻的形态特性,它和栽培稻的亲缘关系。一九三三年,他写成了一篇论文叫做《广东的野生稻及由是育成的新种》。又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一九四九年,他发表了《中国稻作之起源》和《中国古来粳籼稻种之栽培及分布与现在栽培稻种分类法预报》。一九五七年,他把几十年来的研究结晶,整理成一篇论文,叫做《中国栽培稻种起源及其演变》。
丁颖教授根据我国野生稻的分布,古代文献上的记载,出土文物的考察,以及有关稻字的语音系统的研究,确认我国的栽培稻种,起源于我国南部地区。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栽培,稻子慢慢传播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稻种也随着多了起来。他根据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和演变,把和生产实践关系最大的稻种,区别为籼粳稻种、早晚稻种、水陆稻种、粘糯稻种四大类型。这种分类法不仅说明了类型繁多的水稻品种演变形成的发展过程,而且给栽培稻种的系统分类法奠定了新的基础,它对水稻的选种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籼稻和粳稻是我国水稻品种的两大主要类型。丁颖教授根据我国自古以来的叫法,给它们取了一个学名,叫做籼亚种和粳亚种。
丁颖教授对水稻的选种育种也有卓越的贡献。一九二六年,他发现野生稻后,就利用野生稻和栽培稻自然杂交,到一九三三年,育成了新种“中山一号”。后来他又用广东栽培稻和印度野生稻杂交,得出很多大穗系统,并用人工抑制分蘖,培育出结子一千四百多粒的稻株。他是我国在水稻方面采用杂交育种法的第一个尝试者。一九二七年,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故乡广东茂名县一个最贫瘠的地方,用凑集来的二百六十块钱,租用二十亩民田,一间民房,和两个助手成立了南路稻作育种场,以后发展到石牌和其他地方四个稻作试验场,成为解放前我国南方的水稻育种中心。到一九三八年止,他选育出了优良稻种一百多个品系,在广东、广西大量推广的有“白谷糯十六号”、“黑督四号”、“晚白粘三号”、“暹黑七号”等十多个品种。他开始进行育种的时候,全国采用的都是美国人洛夫倡导的所谓秆行制选种法。这是采用纯系学说做依据的纯系选种法。它的办法是在田间随机大量采集单穗,从里面找出“纯系”,进行比较、选拔。但是,丁颖教授却不同意这种选种法。他认为它耗费大、收效小,不切合生产实际。他采用的穗系选种法,是利用个体变异所产生的特性不同的穗系来选育良种的方法,也是我国农民传统的选种方法。他使这个方法有了理论基础。丁颖教授非常重视我国农家良种,他曾举办稻种检定,搜集大量农家良种,作为他选种育种的依据。
“冷观热干”
丁颖教授年已七十四岁。从一九二四年开始稻作研究起,已经快四十年了。他在科学上所走过的道路,对今天的青年科学工作者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
丁颖教授一贯认为农业科学必须联系实际,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我国过去有一些农业科学家,只迷信外国书本,不重视联系本国农业生产实际。他们看不起农民,研究水稻而不会种水稻,却说农民没有知识,顽固保守。丁颖教授跟这种农学家完全不同,他早年写的《农业改进者应如何?》和《纯粹科学的农学观》,就是批评这种人的。他很重视祖国农学遗产和农民的耕作经验,在早年写的《作物名实考》、《中华民族与科学思想》里,就阐扬了祖国的农学遗产。
他经常对学生说,做一个农业科学工作者,要“冷观热干”。他的意思是说,一个农业科学工作者,要有冷静的头脑,热烈的心肠,坚决的意志;要深入农村,决心跟农民在一起,研究改进农业生产。
他把赤脚下田,亲自种试验田,当作在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件最快乐的事情。他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到各地考察时,总是深入田间,脱掉鞋袜,挽起裤腿,用脚踩踩泥巴,检查田土肥不肥,把稻子拔起来,看看稻子的秆、叶是黄是黑,颜色是否正常,稻根发育好不好,闻闻根的味道,了解田土通气不通气。由于长期坚持深入现场直接观察,他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养成了敏锐的辨别能力。他常说:“我们要有科学家的头脑,庄稼人的身手。”
丁颖教授一贯注意对水稻生产的客观规律的研究。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八年,他试验过水稻周年播植,用这种试验来观察水稻的生育现象,探索水稻生育和环境条件的关系。目前,在广东农业科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他还直接领导着水稻生态研究组的工作。他还在海南岛的崖县、湖南的长沙、云南的昆明、新疆的米泉、吉林的公主岭以及天津、南京建立了七个研究点。根据近四十年的经验,他深深感到要了解水稻生育的客观规律,必须从研究水稻的生态问题着手。他认为水稻生长的客观规律应该从三方面来研究,这就是水稻本身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关环境条件变化的规律,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关系的规律。他说,我们研究规律,就是要认识规律,就是要掌握规律来为农业生产服务。水稻栽培技术,就是用人为的办法,来调整水稻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的关系。如果品种不好,或环境条件不好,就要进行改造。
点滴积累
丁颖教授认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他常说:“要老老实实的做,四面八方去想。”搞科学研究工作,要想一步登天是不行的。他自己十分刻苦,从不浪费一点时间。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段时间,他辗转在云南、湖南的山区里,不能进行试验研究工作,就深入农村进行科学考察和调查。他在农业科学领域的丰富知识,就是几十年来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他现在深深感到时间的宝贵。八小时工作制,一个星期保证六分之五的时间搞研究工作,对他来说是太少了。他常说:“我年纪大一些,见的多一些,有些问题不能不管。我不能光搞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整个国家的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我也要考虑。”他对我国已故生物学家朱洗所说的“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这句话有深切的同感。无论事情多么忙,他从没有放松自己的研究工作。他有一点时间,不是看书,就是写论文。每天晚上,他总是在灯下,拿着放大镜,看书看到十一点钟。
丁颖教授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研究室、试验地和讲坛上度过的。他一面自己做学问,一面把学问传给学生。现在广东、广西各地,不论是农业机关、农业科学研究所或学校,到处都有他的学生。他对他的学生非常关心,有的学生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工作,总设法给他们寄些书去。他对长期跟他一起搞试验工作的技术工人,也总要买些书,亲笔签了名,送给他们看。他经常接到全国各地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爱好者的来信,其中有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生产队长,有农业技术人员或教师;有的有疑难问题请求他帮助解决,有的寄来工作计划或论文著作要求他提意见,有的要求做他的函授学生。这些信件,他都在百忙中亲自处理。
跟着党走
党为了支持他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他配备了得力的助手,充实了研究设备,创造了各种方便的条件,这使他深深感到在党的领导下从事研究工作的幸福和温暖。不是吗?解放前,他的科学研究工作虽然做得很有成绩,但是受不到反动派的任何支持。他甚至亲眼看到自己上过课的教室,变成了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营,那些原来长着绿油油的稻子的试验地,变成了反动军队的跑马场,他从心底里迫切地渴望着一个新社会。这个日子终于被盼到了,他又亲眼看到,解放后不到几个月,原来被破坏的稻作试验场上盖起了新的楼房,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起来。他热烈地响应了党的号召,积极参加了各项民主改革运动。他认识到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农业的技术改革,没有党的领导,是不能实现的。他热爱毛主席的著作,经常随身带着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书,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学习。一九五六年,他被批准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他的工作干劲越来越大,他常对人说,自己越活越年青了!最近,他虽然身体不好,还积极领导着中国农业科学院制订全国农业科学研究的规划,同时亲自到北京郊区的国营农场调查研究农业技术改革中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