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阅读
  • 0回复

矛盾在哪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7-01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矛盾在哪里?
克林 子贞 超卿
基层干部参加劳动之风,正在我国广大农村兴起,这将引起农村风貌的深刻变化。
不久以前,我们在河北高阳县走过一些村庄,看到和听到不少干部参加劳动后所引起的新变化,同时也感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其中普遍而突出的就是劳动与工作的矛盾问题。这里有思想问题,也有实际问题;有干部本身的问题,也有领导方面的问题。根据初步调查和其他有关材料,谈一些情况和意见。
劳动和工作之间
高阳县委曾对全县基层干部参加集体劳动的情况作了些调查分析,同其他地方的情况类似,凡是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好的队,那里的工作和生产都比较好;反之,在干部参加劳动不好的队,那里的工作生产都比较差,问题也比较多。
我们曾访问过一个劳动好、工作好的杨家佐大队。这个大队的主要干部几年来一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除会计外,实作劳动工分不低于中等劳力水平,去年补贴工分只占工分总数的百分之一点零五。干部劳动好,工作也很出色,生产连年上升,集体经济巩固,社员觉悟提高,各项工作都完成得较好。
“怎样做到劳动好、工作也好?劳动和工作之间的矛盾是如何解决的?”老支书段惠民用亲身体会和本队事实,详细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从这个大队看,他们能做到这样,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
1、干部的思想认识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干部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就不可能领导好集体生产,因而他们能经常自觉地参加劳动。老支书这样说:队上的工作主要就是搞生产,支部工作主要也是围绕生产,很多工作就在生产里,不到生产中去就搞不好工作。他说,群众劳动,干部不劳动,干部就一定会脱离群众。这个大队的主要干部还是土地改革时候的贫下中农班子。他们说,过去大家一起斗地主,现在又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更不能脱离阶级兄弟。长期的共同斗争历史,使他们对干部参加劳动的必要性体会较深。
2、各项工作妥善安排,合理分工,把干部从事务中解放出来。支部书记说,队上工作再复杂,总不出生产、教育、生活(指安排社员生活)几项,各项工作中生产是最主要的,因此,绝大部分都能在田头地边生产中解决。像当时最紧急的打井、浇麦、点种等抗旱工作,怎么干,谁去干,干部在生产中完全能解决。大型会晚上开,事先考虑好,不用多熬眼。具体事开田头会,既灵活又方便,歇工时一商量就办了。至于其他日常工作,各系统各负其责,既减少干部事务,又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干部还能叫事务缠住?
他们认为,过去矛盾较大的是上边开会、要数字表报等,这是队上没法解决的。可是今年以来会减少了三分之二,表报也少了。县和公社为基层干部参加劳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这里的情况说明,干部不劳动,矛盾反而多;参加了劳动,工作反而做好了。
但是,从其他一些社队看,干部劳动和工作之间的矛盾,常常不能很好解决。高阳一些社队的情况说明,不少基层干部原来都是好劳动者,有些还是长工出身,当了干部之后,有些人还能一直保持劳动本色,坚持参加劳动(如杨家佐),有些慢慢就不大劳动以至不劳动了。
为什么有的干部能把工作和劳动统一起来,做到工作好、劳动好,有的干部却把二者对立起来,逐渐脱离了劳动呢?在我们同一些基层干部交谈中了解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干部思想觉悟不同,参加劳动情况就有所不同。认识上有问题,劳动和工作矛盾就多。他们有这些想法和说法:
“干部主要是搞工作的,劳动是社员的事”;“不劳动能行,不工作不行”;“干部劳动只起个普通社员的作用,顶多增产几百斤粮,搞好工作,创造的价值就不只几百斤粮,干部劳动因小失大”。
据了解,这些思想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这里除思想认识问题外,还有许多复杂原因,如县、社领导方法不好,队上工作安排不当、事务缠身,补贴工分办法不合理,等等。而陈旧的传统观念和视而不见的习惯势力影响也很大。有的人认为,既当了干部,“不脱产也得脱点产”,有些群众认为“当了‘官’,屋里钻”。看来,要基层干部经常自觉地参加劳动,确实不是只靠订一些办法制度或号召几次就能解决的。
到底有些什么工作?
从一个大队范围看,到底有哪些工作?矛盾形成的具体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访问了一个原来干部劳动较少,劳动和工作结合较差的季朗大队。同大队支部书记和其他干部座谈研究,大家谈的结果,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三类:
一是上边(县和公社)布置下来的工作,如各种会议、表报、统计数字,各系统下乡来的干部谈工作、要情况等,还有些季节性的工作,如征购、发放贷款等。
二是日常事务工作,如安排生活,开条盖章,办理婚姻户口,排解家庭纠纷,还有商业系统的物资供应和分配等。
三是生产领导工作,包括计划安排、检查督促,以及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等。
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堂的工作,甚至供销社收购生猪、鲜蛋,也要找支书或大队长。
按理说,基层干部主要的和大量的工作应该是抓生产,可是实际上却忙于前两类工作,不是开会填数字表报,便是终日事务缠身,弄得昏头昏脑。这样他们实际上对生产也领导不好。支部书记苏道丰说:真是该干的没干好(指生产领导),不该管的干不完(指日常事务)!他说:过去对劳动的重要性确实认识不清,原来也想着去劳动,可是今天开会,明天评比,一会儿要填表,一会儿要统计,再不就是这家婆媳不和了,那家两口子打架了,啥事也得管,一天到晚晕头转向,哪还顾得生产?我心里想,干部就是干这些事的,劳动不劳动,没大关系。人都是“越坐越懒,越吃越馋”,这样慢慢就坐懒了,离群众就越来越远了!高阳县一些干部参加劳动较差的队,也有类似情况。
大队干部不经常劳动,怎样领导生产呢?不外两种办法:一是坐在办公室开会,二是骑着车子到地边转。苏道丰说:“那样实际上领导不了什么,因为,社员在地里干,自己在地边转,‘腰杆不直,嘴也不硬,情况不明,话也不灵’”。有些干部感慨地说:“过去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工作劳动一头也没抓住。” 一个干部风趣地说:“看来,西瓜要到地里才能抱住呢!”
几个干部一致反映:过去下边农活越紧张,上边越抓你开会,表报数字要的越多,越多工作越忙,就越到不了地里。工作好像是弄颠倒了,也不知道是谁给谁服务?
从这些干部的工作和思想状况看,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基层干部的主要工作到底是些什么?上边的各种会议表报是为了什么?哪些有利生产,哪些妨碍生产?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怎么做法?值得深思。
矛盾怎样解决?
要干部参加劳动,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还要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其实也包含着思想认识问题,认识到参加集体劳动的伟大革命意义,才能采取革命性的措施。高阳县委采取的措施是坚决有力的。
县委首先通过社会主义教育和民主理财,使干部警惕不劳动的危害,并用典型调查材料说明,基层干部由好劳动到少劳动到不劳动的过程,就是干部逐渐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过程,也是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过程。干部各种错误,往往从不劳动开始。县委曾对一些犯错误的干部作了分析,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很少劳动或根本不劳动,这些人去年每人平均才劳动五点六天。而那些工作好生产好的队,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干部经常参加劳动。典型教育,活人活事,启发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自觉性。
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县委的决心。高阳县委坚决压缩会议表报,为干部参加劳动创造条件。比如开会,过去动不动就把人“拉上来”,现在主要是“蹲下去”。县委规定,能下去开的会不要上来开,能分散开的不集中开,能夜晚开的不在白天开,公社召开大队干部会要经县委批准。还规定,表报除统计部门发的以外,任何部门不能随便发。干部走出办公室,到队里、地里去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书记带头,层层“蹲点”,有效地改变了领导作风。
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在季朗大队,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会议表报等显著减少了,过去农活紧张时一天一个进度表,现在十天半月才要一次。三天两头的会议评比活动也大大减少了。队里工作合理安排分工,党支部、管委会、供销社各负其责,干部的事务显著减少了,白天生产,夜晚碰头,克服了一揽子、一把抓的现象。各系统的积极性也发挥出来了。为了减少支部书记的事务,有些队还找公正老农当调解员专管排解家务纠纷。
这里重要的变化不只是工作数量的减少,而是一种带有本质性的变化。干部由“外边转”、“空口喊”,到“地里见”、“实际干”,这样,就使生产领导由脱离群众的方法,改变为群众路线的方法;由站在群众之上,变为走到群众之中,这就使矛盾开始统一起来。
这一点,干部们有最深切的体会。据支部书记苏道丰谈:有一次他在二队插薯秧,为了节约用水,号召大家先打埂后浇水。老农们就向他说,这样容易泛碱,不如先大畦浇水杀碱再打埂。他听了这个合理建议,改变了办法。他说,不到地里而在外边转是不能听到这些意见的。不只是领导生产切合实际了,由于真正同社员们站在一起,社员们的反应也很热烈,说过去是“两张皮”,现在是“一股绳”。
片面强调工作,工作反而没做好,矛盾一直解决不了;强调劳动,工作也做好了,工作和劳动的矛盾也统一起来了,干群关系也改善了。这里提出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干部参加劳动同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问题。从高阳的情况看,基层干部由劳动到不劳动,有很多思想因素和历史因素;现在由不劳动到劳动,同样包含着思想认识和习惯、方法等一系列的变革。经过这些变革,人和人的关系改变,进而才能搞好生产,变革自然。从这里来理解革命和建设的关系,理解干部参加集体劳动的伟大革命意义,才能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
劳动、工作、群众路线
在研究劳动和工作的关系中,还需要谈谈关于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有些地方也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同基层干部参加劳动联系起来,这问题就有了新内容。
什么是群众路线?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一切事业看成是群众自己的事业,相信群众能自己解放自己。集体经济是群众自己的组织,集体生产必须依靠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的行动,没有这一条,我们将一事无成。从高阳看,障碍群众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干部不劳动多记了工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干部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干部脱离了劳动,实际就脱离了群众,慢慢变成群众头上的“官”。干部重新下地,把自己的位置从群众之上放在群众之中,同群众并肩劳动,共尝劳动的甘苦,群众情绪立即高涨,对干部更加爱护,对集体更加关心,群众热情被发动起来了,主人翁的自觉性提高了。
群众路线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先向群众学习,再引导群众前进。干部下地劳动,意义不只是多作些劳动日,更主要的是为了和群众一起“革命”,办好集体经济。参加生产之后,干部能随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和先进经验,及时解决、及时推广,真正有力地领导了生产。他们说过去是“耳不聪,目不明,腰不直,嘴不硬”,现在是“看得准,指挥灵”,工作生产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革命观点,在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中统一起来了。
从高阳一些情况看,直到现在,那些过去参加劳动较差的干部,对参加劳动还处于不大自觉的状态,对它的伟大意义还没有充分认识,但他们已经开始尝到了“甜头”,日益深刻了解它的革命意义,在劳动实践中加快了思想自觉的过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