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阅读
  • 0回复

红宿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01
第2版()
专栏:

红宿舍
冯学行
唐山机车车辆工厂客车车间的工人宿舍,是全厂有名的“红宿舍”。这个“红宿舍”,不光是青年工人休息、睡觉的地方,也是他们的课堂、俱乐部。青年们在这里看书读报,讲革命故事,研究技术,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使青年们的业余生活既丰富多采又有意义。
一年前,这个宿舍里完全是另一个样子。那时,每天下班回来,青年们感到冷冷清清,有的就去“压马路”,有的找来一些荒诞无聊的旧小说偷偷地传阅,闲谈起来,也多是低级庸俗的情调。慢慢地,有些人的革命意志开始消沉,工作不大起劲。党、团支部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同工会一起帮助青年们选举成立了宿舍管理委员会,通过积极分子的热心串连带动,开展起“红宿舍”活动。
讲宿舍史
为了向青年们进行阶级教育,宿舍管理委员会请退休老工人邓开义给青年们讲这个宿舍的历史。
四十多年以前,这个宿舍是个英国人的公馆。一个外号叫“大瞎子”的英国资本家在这里过着花天酒地、荒淫无耻的生活。那时,二十来岁的邓开义,给这个资本家当仆人。现在当这位老人又来到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同这些幸福的青年人坐在一起的时候。激动地对青年们说:“你们住的这座楼房,是一九一九年盖的。当时的中国,是帝国主义横行的天下,是官僚军阀称霸的世界。住在这里的‘大瞎子’,整天为非作歹,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我们十六个仆人,连口大气都不敢出。他吃点心,一月要换几十样,他穿衣服,一天得换两三身。窗户上的玻璃,两天擦一遍;所有的地板,七天打一回蜡。有一天,我刚擦完玻璃,‘大瞎子’就回来了。他掏出雪白的手绢,狠劲在玻璃上乱蹭,一看稍微有点脏,上来就打我一个嘴巴。还有一回,我在地板上打蜡,让钉子扎伤了手,鲜血直流。‘大瞎子’见我的血流在地板上,眼珠一瞪,破口大骂,拳打脚踢,逼着我给他舔了。‘大瞎子’一月拿一千四百块钱,我们这些杂工,顶多的才领七八块。就这么一点血汗钱,逢年过节还得给管家送礼。‘糠菜下锅水不稠,饭碗没干肚又饥’,‘身上补钉压补钉,一件单衣五斤重’。这就是许多工人家庭的生活啊!在那吃人的旧社会里,我们工人有苦没处诉,有冤没处伸,只能把仇恨记在心里,把眼泪咽到肚里。”
说到这里,邓开义指着这座楼房无限感慨地说:“如今,你们当了国家的主人,住在这穷人过去不能来的地方,过着幸福的生活。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千万不能忘了这好日子是怎样来的啊!”
青年们听了以后,纷纷表示:一定要发扬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读革命书
“红宿舍”活动开始以后,读革命书刊逐渐在青年中形成风气。每天吃罢晚饭,大家玩一会以后,整个宿舍就静悄悄的了。这时,有的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红岩》、《创业史》、《红旗谱》等革命文学作品;有的参加了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聚精会神地埋头读毛主席著作。宿舍管理委员孟惠丰说:“要论看书,我们这里谁也不落后。现在,没有看过《红旗谱》、《创业史》、《三家巷》、《苦斗》、《林海雪原》和《六十年变迁》等小说的人,恐怕不大好找了。”今年上半年,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的成员们,重点学习了《为人民服务》和《反对自由主义》、《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每读完一篇文章,他们就联系实际进行讨论,阶级觉悟不断提高。
一天晚上,青年们学习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有一个小伙子说:“雷锋的思想红,主要因为出身好。”究竟雷锋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引起了一场争论。青年工人刘国印说:“出身好,当然是好事,雷锋的出身如果不好,就没有那么深的阶级仇恨;但是,如果不求进步,出身好也不能保险自己不发生变化。”共青团员魏国栋说:“雷锋所以成为共产主义战士,就是因为他听党的话,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认真进行思想改造。”杜书堂接着说:“我小时候,跟着妈妈讨饭,哥哥为革命牺牲了,家里是贫农,又是烈属,出身够好了吧?可是,和雷锋比起来,我的思想就差劲。雷锋,在工作上是向最好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是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我呢?和别人比的不是工作,而是吃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自己忽视思想改造,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沾染上了资产阶级思想。”这样一讨论,大家得出了一条结论:出身好,也没有“先天的免疫力”,只有像雷锋那样,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认真进行思想改造,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永不变色。
除了读革命书刊以外,“红宿舍”里还开展技术学习活动。每个星期,他们集体上两次技术课。技术研究小组经常针对生产上的关键问题钻研技术。这些技术研究活动,提高了工人的技能,促进了生产。
开晚会 办壁报
青年们爱好文娱活动,宿舍管理委员会就组织他们成立了合唱队、球队等。每逢节日,“红宿舍”还举行小型联欢晚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热闹极了。
今年端午节,联欢晚会开得很热闹。在灯火辉煌的“红宿舍”里,人们一边吃着糖果、粽子,一边听工人陈兴敏讲端午节的来历。北京铁道学院的实习生小张,还给大家朗诵了歌颂屈原的诗。“红宿舍”合唱队,平时就是革命歌曲的传播者。在联欢会上,合唱队变成了领唱队,领着大家尽情地唱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咱们工人有力量》等革命歌曲。唐朝诗人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红宿舍”里的青年工人们却说:“在这里过节,比在家里还痛快。”
“红宿舍”里的壁报,办得很活跃。壁报编辑小组经常到各室“串门子”,了解情况,发现好人好事,就在“新道德、新风尚”栏里及时表扬;对于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就在“忠言录”里进行适当的批评。配合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壁报不断推荐好的学习方法,解答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厂里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壁报又连续发表了本厂工人的血泪史。因为宿舍壁报与中心工作结合得紧,与大家的思想、生活结合得紧,工人们都很重视它,喜爱它,支持它。
青年们下班回到宿舍以后,既不像过去那样感到枯燥无聊,也不像过去那样,闲谈瞎扯,“言不及义”了。代替的是以同志态度在政治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怀。
“红宿舍”活动开展以来,给青年们创造了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住在这里的七十多名青年,已有二十五名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五好团员”。
(原载《河北日报》,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