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从共同生活中开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24
第6版()
专栏:

从共同生活中开始
罗醉冬
我们不是都读过《看愚公怎样移山》那篇报告文学作品吗?那就是讲的沙石峪的事,那就是讲的张贵顺同志所在的党支部,如何领导群众艰苦奋斗,通过自己的勤劳的双手改变了“有女不嫁沙石峪,光有石头没有地,野菜枣糠填肚皮,数九寒天没有衣”的穷困面貌。
张贵顺同志及其所在的党支部特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他们深刻地理解群众的要求、意见和愿望;那就是:他们善于把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调动起来。
他们关心群众的生产,也关心群众的生活;关心群众的物质生活,也关心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一些通常人们不注意的事情上,张贵顺同志觉察到了问题:逗乐就看狗打架,村外来了个打铁的叮叮当当响就会围上一群人,这有什么“奇怪”的呢?不是平常得很吗?自己的心同群众的心紧贴在一起的张贵顺同志,却看到了此中大有文章——单是把生产搞起来还不行,群众是多么需要健康的、正当的娱乐活动呵!而且生产越是搞得好,这样的需要和要求,就越迫切。
张贵顺同志是个有革命理想的人,又是一个实干家。真是说到做到。他带头扭起秧歌来。
沙石峪村动起来了,扭秧歌、编歌词、演哑剧、学文化成为大闹生产的一个巨大推动力量。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到沙石峪演出。在沙石峪看来,可不是一件小事。他们把这看成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他们的关怀;他们表示要用自己的实绩来报答。
农村生活苦不苦呢?可能是苦一些的。可是,艺术工作者们所得的,首先是出自劳动人民阶级感情的温暖。你看,该是多么体贴呵:让最暖的炕给演员们睡,拿最香甜的干枣给演员们吃……我想,艺术工作者们要取得同劳动人民一致的感情,那么,就从彼此共同生活中开始吧!
群众要用自己的实绩来报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艺术工作者自己又该如何呢?岂不是更应该加倍努力,改造思想,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共同事业献出全部的聪明和才智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