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陕西剧坛一派新气象 戏剧工作者深入生活积极编演现代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25
第2版()
专栏:

陕西剧坛一派新气象
戏剧工作者深入生活积极编演现代剧
据新华社西安电 陕西省戏剧工作者用革命的精神和踏实严肃的态度,积极创作和演出现代剧,使剧坛上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的气象。
据不完全统计,西安市十三个剧团和各专区八个重点剧团去年以来新演出的现代剧有三十七个,有些现代剧还正在排演中。许多现代剧连演百场以上,场场满座。观众都把现代剧当做提高思想觉悟、鼓舞革命斗志的活教材。
“只有深入生活,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才能创作出好的现代剧。”陕西许多戏剧工作者在编演现代戏过程中都开始有了这样的切身体会。到目前为止,陕西省已经有一百多名戏剧创作人员到工厂和农村去参加生产劳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各种实际斗争。在去年一年里,这些专业的戏剧创作人员和广大的业余作者创作了一批现代剧,其中已经上演和正在修改、排演的优秀剧目有《雷锋》、《蟠桃园》、《红梅岭》、《赵梦桃》、《红色家谱》、《雁子河》、《归队》等二十一个。这些戏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精神。在陕甘宁边区群众剧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创作人员,去年以来到咸阳、长安等地农村深入生活,他们住在贫下中农出身的社员家里,和群众同吃同劳动,一起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写出了反映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大型郿鄠[hù户]剧《蟠桃园》。青年剧作者鱼闻诗去年深入西安郊区农村,一面和群众一起参加实际斗争,一面写出了以对青年进行阶级教育为主题的秦腔现代剧《红色家谱》。
越来越多的戏剧工作者在艺术实践中认识到写好、演好现代戏,比演好传统戏困难得多。他们千方百计地提高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质量。许多剧团把演好现代剧当作一项革命的战斗任务。许多剧团中为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演员都在现代剧里担任了主要角色。许多剧团首先从提高演员的思想觉悟出发、从促使演员的革命化入手,来提高演出的质量。陕西省五一剧团为了演好反映阶级斗争的大型秦腔现代剧《三世仇》,组织全体演员、导演和舞台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又组织创作人员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并且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进行阶级教育。最后,又组织大家学习《三世仇》的剧本,启发演员们用剧中人王老五一家在旧社会的血泪史来进行自我教育。在《三世仇》中扮演王老五的老艺人郑守平回忆起自己在旧社会讨饭受苦的生活,很快地掌握了剧中人的性格特征。《三世仇》从去年九月以来连演一百三十多场,受到观众好评。
许多演员踏踏实实地向生活学习,向先进人物学习,演什么就学什么,演哪一行就学哪一行。有些演员除了直接参加现实斗争以外,还通过学习革命文献、读革命小说、看革命电影、请先进人物作报告、讲故事等办法,间接地熟悉生活和角色。演员们认为这些是演好现代剧的第一项“基本功”,必须勤学苦练,精益求精。
去年以来,陕西许多剧团认真地总结了近几年演现代剧的经验教训,注意从生活出发,对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选择批判、借鉴和溶化,再用来表演新的人物;同时根据表现新人物新生活的要求和戏曲特点,大胆创造新的表演方法。在越剧《杨立贝》中饰演杨立贝的西安市越剧团演员许瑞春克服女扮男角的困难,突破了传统行当的局限,创造出一个在旧社会敢于斗争、而又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的农民形象。她在杨立贝的唱腔上还大胆地吸收了绍兴乱弹的曲调,以饱满而激越的感情,表现出这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