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8阅读
  • 0回复

站队、掉队和归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2-02
第6版()
专栏:

站队、掉队和归队
项伊
在革命的阶级斗争中,革命的阶级队伍是时常要站队的,看看到底谁站在队伍的前面,谁跟着队伍走?谁落在队伍的后边,甚至掉了队?特别是在革命斗争急剧发展、到了重大转折的时候,这种重新站队就尤其明显。在革命得到重大胜利的时候是这样,在革命遇到挫折的时候更是如此。  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同样需要站站队。也可以说,是生活本身在不断地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站队。在我们的周围,不是到处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么?有些人原来在队伍后边,跟随大家一起前进;但是过一个时候,由于他们发扬了高度的革命精神、革命思想和革命干劲,却跑到队伍的最前面去了。也有些人原来随队前进,步履轻快,但后来却背上了包袱,喘不过气来,慢慢地落到队伍后边去了。甚至有的人顶不住风浪,经不住阶级斗争的考验,终于掉了队。当然,还有不少人数十年如一日,是始终站在队伍前头,带领大家前进的。  可见,要革命,有斗争,就有个站队的问题,这是客观规律。问题是,是不是自觉地站队,而且是不是自觉地站到队伍的前列去。  最近演出的话剧《年青的一代》和《千万不要忘记》,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和启示,林育生和丁少纯都是革命家庭的子弟,林育生是革命烈士的儿子,丁少纯还是带红领巾长大的青年工人。但是,红色的环境,却并不能保证他们的思想一定红。他们站的什么队,还决定于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于他们在阶级斗争中接受什么阶级的影响,朝着什么方向走?这就是为什么林育生在对待毕业分配的问题上差一点离开了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应走的道路;为什么丁少纯仅仅半年,就从先进生产者的行列掉下队来,差一点掉到资产阶级的泥坑里去。如果没有像丁海宽那样坚定地站在革命队伍前列的人们的教育,他的思想再往下滑下去,最后又将站到什么队伍里去呢?
林育生和丁少纯的思想一度脱离了无产阶级思想的轨道,资产阶级思想一度占了上风,差一点掉了队。但是,终于在党的教育下归队了,回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这一个掉队和归队之间,就反映出两种思想的尖锐斗争,两个阶级争夺青年一代的尖锐斗争。
对青年一代是如此,对比青年多经历过或稍多经历过阶级斗争考验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我们每一个革命的干部,革命的工人,革命的农民,革命的知识分子来说,这问题岂不是值得人人深思和警惕的吗?阶级斗争在继续,革命斗争在发展,就应当经常自觉地问问我们自己:你究竟站在什么队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