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串乡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9-03
第2版()
专栏:

串乡札记 辽宁省金县华家供销社杨家分销店经理 毕永奎从发展生产出发
为农业生产服务,光在家里卖货是不行的。有一天晌午,一位老大爷跑得满头大汗,到商店说:“老毕,赶紧卖给我一把镰刀,我还要赶回去”。我想,社员买把镰刀也要跑这么远路,这是自己没尽到责任啊!如果把商品挑下去,我一个人多出点汗,社员不就可以少误工了吗?对,一定把货送下去。当我头一回挑担到戚家屯的时候,社员们都高兴地说:“哎呀,你还把货挑下来卖了。”可是他们仔细看看我挑的东西,又说:“可惜这些东西都过季了。”我转了半天,只卖了两包火柴。晚上躺在炕上睡不着,想起毛主席的教导:一切工作都要经过调查研究。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不调查研究怎么能做好商品供应呢?第二天我又下去了,把群众需要的东西一条条地记下来,再把商品挑去,这回就对路了,社员非常欢迎。
秋天到了,大簸箕供应不足,提了几次货都没有。我想,如果能把旧的修理好就解决问题了。听说杨家生产队社员满忠殿会这种手艺。我找他商量,他妻子说:“咱这手艺多年没干了,缺麻少料的,怎么能修呢?一旦挣不着钱,上秋分不到粮食怎办?”老满也摇头不干,我心里急得直冒火。后来我把队长找来,具体解决他提出的问题:报酬,由队合理地记工分;原料,我全包下来。老满又提出活计怎么往上收?我说,由我负责给收,修好由我负责给送。就这样,全大队四十多个旧大簸箕全修好了。上秋分配以后,满忠殿来找我说:“咱俩修的大簸箕,你收,我修,两个人活计都不轻,我挣这么多的工分,咱俩得平分”。我一听就笑了。我说,收簸箕和送簸箕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怎么能要钱呢!
我们这区内只有一个烘炉,活计太多,干不过来,连牲口挂掌都得排队,我建议大队再办一个小烘炉。大队长和书记都同意,可是没有铁匠。我下乡到处打听,一天在吕家沟生产队发现吕天良老大爷会打铁,技术虽然不高,挂个牲口掌还行。我向大队汇报,大队同意由吕家沟生产队办。但是困难还不少,缺工具,没有原料,我想这些东西如不帮助解决,烘炉还是办不起来。于是我从旅大给找到了焦子;从其他生产队串换木头打了风匣;没有墩子,到农具修配厂给买了两个废铁墩子;没有铁,从供销社收购的废铁里挑出了二百斤,就这样东拼西凑把小烘炉办起来了。现在不仅解决了挂掌问题,一些小农具也能维修和加工了。我们商店有的同志对我有意见,他们说:“三季度销货任务这么大,你弄这些玩艺也不顶任务!”“你今天组织修理簸箕,明天又办起小烘炉,办一样咱就少卖一样……。”我和他们解释:咱们供销社不能单纯从商业上来看问题,办这些事对农业生产有利,农业发展了,供销社的买卖也就好做了。为什么咱商店几年来销货额一年比一年高,就是因为水涨船高。拿修理大簸箕来说,是没顶任务,可是生产队不用添新的,省下来的钱就可以买别的商品了。大家的看法一致起来,以后下乡也都争着为生产办好事。
关心群众生活
供销社要为生产服务,还要为群众的生活服务。应该象毛主席讲的那样,处处关心群众的疾苦,群众的柴、米、油、盐都要过问。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又是一个营业员,关心群众生活是自己的重要任务。有人看我整天挑担子在乡下转,就问我:“老毕呀!你是货郎呢?还是掌柜的?”我说:“货郎和掌柜的都是革命工作,只要把党给的任务完成,就是我最大的愉快。”离我们商店四里多路有一个敬老院,是一九五八年建立的。这些老人在旧社会都是受苦的人,我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老人们的晚年过得更幸福。于是我把敬老院需要的商品全部包下来,隔几天送一回货。
去年冬天,有几个老人病了,想吃桔子,我就跑到华家屯背回二十斤给他们送了去。有一次来了一些鲜鱼,商店只剩下我一个人卖货,这怎么办呢?正好有一位教师来买东西,我就称了二十斤托他带到敬老院。平日,敬老院的老人们有的要一根裤腰带,有的要拐杖,有的要一个烟袋杆,我都一一送到。
烈属王大娘一次说:“快过年了,老二和老三想买两双球鞋,一直没买到合脚的。”我答应想办法给解决。第二天,只找到了老三穿的三十一号的,没有老二穿的二十八号的。怎么办呢?忽然,想起几个月以前我爱人给小孩买的球鞋是二十八号的。我就回家和她商量:“咱孩子这双球鞋今年先不穿了,王大娘想给小孩买双球鞋没买着,人家过年穿不上,咱穿上了也不好。”我爱人同意让给王大娘,可是小孩有点不愿意。一个共产党员,应当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我哄好了孩子,把鞋送到王大娘家里。
大房身生产队有一位回乡的老工人李大爷。我想,他离原来的单位比较远,商店应该多关心他。老人需要一口缸,我给买好后马上送到他家。有一天,我到他家看看,老人腿上生了疮,下不了地,我就回商店取药,给他把药上好。这样,天长日久和李大爷建立了亲密的感情。一天,李大爷来到商店,从兜里拿出个小红包,对我说:“老毕,我六十多岁了,没有别的,我在工厂积蓄了五百元钱,入到合作社来报答党对我的关怀。”
熟悉顾客的心理
做一个营业员,一定要熟悉自己经手的商品,但光熟悉商品还不够,还要熟悉顾客的心理。
开始下乡卖货时,满街招唤,围一大堆人,卖的并不多。我再三捉摸,原来是人一多,买的人不好仔细挑选,买什么样的,买多少,也不便于和家人商量。后来我下乡送货就不招呼,直接送到家里。不少人都乐呵呵地说:“老毕把东西给咱送到家,买起来可心。”我们到社员家里卖货,不仅为方便群众,做好买卖,还要注意人家家庭的和睦。一次到于屯于大爷家卖鱼,我问:“于大爷称点鱼吃吧!”他气哼哼地说:“称什么鱼,不要!”我一看是和老伴生气了,这时我要把鱼挑走,会使老人气上加气,我就把鱼挑到屋里,劝于大娘买二斤鱼,晚上好好做做,全家吃个乐呵。大娘说:“钱在他手。”我说:“不要紧,我去给要。”就这样称了二斤鱼。出来时我对于大爷说:“大娘给你买了鱼,还生什么气。”于大爷虽然还硬着嘴说:“我用她买鱼!”可手里却把钱交给了我,气也消多了。
过去卖货总想往好上宣传。有这样一件事:商店进了人造丝的帽子,我向顾客讲,比毛料的还好,顾客一听我讲的不实在,把帽子放下就走了。从那以后,我认识到介绍商品一定要实事求是,商品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应该说清楚,好就是好,差就是差,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
去年年底,商店进了八百斤小杂鱼,卖的很快,以后又进二千斤,卖了一千斤,余下的就冻起来准备春节时卖。谁知到了春节,县里又拨来很多新鲜刀鱼,小杂鱼卖的不多,如果节前不卖出去,开春一化就要坏了。临近春节那几天,我把小杂鱼称好,包成小包,在人多的时候向群众讲:“原来怕大家过年吃不上鱼,准备了小杂鱼,现在来了新鲜刀鱼,谁都想买好的,可是杂鱼压下来,过了年就要坏了。……”戚家屯宋队长没等我说完,就说:“合作社给咱们准备的东西,还能叫合作社受损失!”他自己买了四包,接着,很多人都买一点,小杂鱼都卖出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