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艰苦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0-01
第10版()
专栏:

“艰苦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
诸暨县檀溪公社泉一大队党支部书记 何校洪
新中国成立十五年来,农村的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那就更大了。我们大队第三生产队贫农社员何佐根,就是许多艰苦创集体大业的人中的一个。他今年六十五岁了,我们都叫他“佐根爷爷”。
管水库九年如一日
佐根爷爷年老思想新,人老心不老,做得勤,看得远。为了管好水库,他一个人住在山上九个整年头。开始是管东塘水库。人民公社化后,我们又造了大伏虎、小伏虎两个大水库,他就负责管上三个水库。这大年纪了,黑夜下暴雨,他穿蓑衣,戴笠帽,提着马灯,在库坝上来回检查;遇到天旱的日子,他到四五里外的皂溪,把溪水引进库里来,一天来回好几次。吃饭的时候,他一听到社员们讲田里要水了,就先去开闸门。
许多事,别人看来,是与己无关的“额外”工作,佐根爷爷却认为是自己非干不可的份内事情。今年,他老人家又为集体创造了一笔“额外”财富。在春耕开始以前,有一次,他在水库周围转来转去,看见靠山边还有四块田约有三亩来大。他心里想:“我管的这三个都是活水库,只要我脚跑得勤一点,多去皂溪拦几次溪水进来,抗旱就有保证,今年这几块田可以留着种稻。”他跑来同我们讲了。有的社员认为现在不比前几年,粮食多了,对山上这几块田有点不上眼。佐根爷爷说:“粮食还愁多?我们不好多卖些给国家,支援建设,支援世界革命!”这几块田离开村子远一些,管理不大方便,佐根爷爷说:“你们只管把下面的生产搞好,山上的几块田有我。”种下去以后,耘田、施肥、灌水,这些工作他又兼管起来了。这三亩来田,早稻一季就收了一千多斤,眼前的晚稻也长得很好。
甘做大家的报时人
檀溪、东溪两个公社所属的四五个村庄,十多个大队,早中晚三次,天天可以听到来自水库方向的钟声。
敲钟,是一九五五年造水库时开始的。当时工地上人多,佐根爷爷敲钟只是为了传告工地上的作息时间。后来,他听到社员们说:种田人不是家家有钟的,碰到个阴天,不晓得啥时候该收工。有时收工太早,耽误做活工夫;收工太迟,回去又吃冷饭。听了敲钟,做生活心有数了。
佐根爷爷听了以后说:“对大家方便,对生产有好处,我辛苦点也要天天敲。”从此,佐根爷爷就把敲钟作为自己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刮风下雨落雪,过年过节,他都要去敲,从没有间断过,一直坚持了九年之久。
佐根爷爷住在山上,他老伴、女儿常常上山去看他。一天,他老伴随手把锅盖揭开一看,见里面蒸着一罐饭,一碗咸菜。他老伴嘴里“唉”地叹了一声,就说开了:
“家里有女婿、女儿会做,我养只猪,你管管菜园,有饭给你吃的,何必一个人住在山上?自己又不会弄菜,吃得这苦!”
佐根爷爷晓得他老伴在心疼他,就把老伴带到水库大坝上,指着眼前三个水库和大片农田村庄讲开了:
“你看,三个大水库下面,就是田地村庄。山上没有一个人住着,哪放得了心喔!现在有了三个大水库,一千七百多亩田自流灌溉,水库里的水还发电、照明、加工,这是集体力量办起来的社会主义大家业,哪好没有一个管家人!”
为集体添砖添瓦
一九五六年的一天,我和水利技术员何启友等上山检查水库。在佐根爷爷住的小屋子里,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商量,要是水库里养上鱼,周围种起桃李那有多么好!可是当时大家盘算来盘算去,队里一时拿不出这笔资金。哪晓得佐根爷爷就把这事情记在心头,动起脑筋来了。领导上没有分配过任务给他,他也没有向队里去领过成本和肥料,就在水库附近的空地上起早摸黑地种起瓜来了。这年,收了五六千斤瓜,卖了八十二块钱。佐根爷爷就把这笔钱献给集体,作为建设水库的资金。第二年,水库里就养起鱼来了。
佐根爷爷出身很苦。他父亲是靠挑脚担过日子的,干了一辈子,临死时留给佐根爷爷的唯一家产,只有一根扁担和一条铁镶头的短柱。他继承了这份“家业”,不是帮人家挑脚担,就是出去打短工,一天到晚手脚不停地做。到他五十岁解放的那年,依旧是靠自己的肩膀吃饭,所有的家产还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一根扁担,一条短柱。佐根爷爷却说:“一个人有多少本事?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创大业。没有人民公社,没有集体的力量,天上哪会掉下这样的大水库来,山坞里哪有地方好养鱼?有共产党的领导,有集体的力量,以后我们还要办更大的事情哩!”
(韩林夫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