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永远革命 永不变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0-01
第11版()
专栏:

永远革命 永不变质
姚文锦
今年才三十二岁的臧仓,是山西应县臧寨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当干部十几年中,一直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一个大队的支部书记,工作本来就很忙,臧仓是著名的劳动模范,比别人更忙一些。就是这样一个“大忙人”,每年实做的劳动日都在二百多个以上。
去年夏天,臧仓在公社参加了一个会。公社党委书记宫玉亮本想在会后跟他一起去臧寨,因为事先忘了告诉他,不料会一散,臧仓就不见了。老宫想,臧仓是步行,他骑自行车追,不愁赶不上。谁知一直追到臧寨,也没见臧仓的影子。原来开完会,臧仓看到天黑还早,就抄小路下了地了。有一次,臧仓到大同参加座谈会,下了汽车回到村里的时候,离吃午饭只有一个钟头了,仍然下地干了一阵子活。别人劝他说:“劳动这么一阵儿,能顶个啥!”他说:“日子不可长算,劳动一阵就顶一阵。当干部哪一天还能没有点工作,可是不能大小有点事,就不参加劳动呀!”
臧仓为什么对劳动抓得这样紧呢?他常说,农村干部是靠劳动吃饭的,如果不把劳动放在心上,那不成了寄生虫了吗?出身在贫苦农民家庭的臧仓,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和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势不两立的感情,随后,在党的教育下,这种个人感情又发展成为自觉的阶级感情。他说,地主千坏万坏,根子就是不劳而获。干部如果不劳动,也会变得又懒又馋,多吃多占。就是这样的阶级感情,使他形成了一种习惯:不劳动,手脚就没个放处。
“工作要实际,经常要下地”;“干部上了阵,社员不用问”。臧仓正是通过经常参加劳动做好工作的。特别在任务艰巨、困难当头的时候,他更能以身作则,一马当先。臧寨以前没有水浇地,要等到下雨天才追肥。不然,追了肥,见不到水,肥效不大。因此,别处下雨是人往家里躲,臧寨下雨是人往地里跑。象这样冒雨追肥,他们整整坚持了七年,每次总是臧仓走在前边。
臧仓说:打仗时,班长不上前,仗就打不胜。领导生产也是这样。领导,领导,就是按着党的方针政策领着头儿干,不带头就算不得领导。
但是,臧仓带头劳动,又不完全只是为了在某一件具体工作上起个带头作用,而是有更深的意义。一九六○年夏天,草苗争长,为了消灭草荒,他带头早出晚归,地头送饭。别人收工了,臧仓还在干。有人就劝他说:“你劳动一天,晚上还得开会,你为带头,这‘头’已经带起来了。”可是,臧仓所理解的干部带头,并不是这个意思。他的理解是:干部参加劳动,是为了带头建设社会主义。如果单从早出晚归、地头送饭这一件具体工作来看,当大家已经行动起来的时候,目的算是达到了;但从带头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总的任务来看,目的还远未达到。要带头建设社会主义,这可不是一时两晌的事啊,这需要带头干一辈子!
刚刚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时候,臧仓也有过指指划划的缺点;后来,两个可怕的魔影涌上了他的心头。解放前,臧寨有个地主叫臧世禄,长工下了地,他也要跟上下地。长工下地是劳动,他下地是拿着个水烟袋站在田里监工。还有一个地主叫臧玉,长工前边锄,他在后边查,查出一株草来,非打即骂。臧仓的父亲臧万世就因此挨过地主的毒打。丑恶的地主形象,使臧仓警觉到:干部不下地,不用说会逐渐变得特殊化,即使下了地,也还不等于已经成了社员中间的一员。在旧社会,地主还下地哩,只不过是不劳动罢了。所以,下地不劳动,是地主的作风,下地同劳动,才能和阶级弟兄心贴心。
从此以后,臧仓改进工作作风了。到地里去的时候,自己不?喝人,而是带头在前边走;下了地,自己不指指划划,而是组织社员互相督促检查。他就是在这样平等待人、共同劳动的过程中,使许多社员养成主人翁的劳动态度,自动出工,自觉完成劳动任务。
臧仓是不是只埋头劳动、不管工作呢?
臧仓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干部除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一面,还有做好工作的一面。他说:这两个方面一定得分清,不劳动,特殊化,或者埋头劳动,放弃工作,两种偏向都不对。而臧仓本人,既在劳动的一面是榜样,又在工作的一面是模范。
提耧下籽是臧寨所有农活中关键性的一项,也是技术性最强的一项。可是,全村一百五十户,过去只有八个会摇耧的。臧仓就拜老贫农丰保为师,学成了摇耧“把式”。他学会后,又教了六个年轻的徒弟。现在全大队有三十个会摇耧的;十九个主要干部中,有十七个人是会各种农活的“全把式”。臧仓不但通过亲身劳动继承了传统的耕作技术,而且更重视学习和推广新的技术。在过去亩产不到百斤的土地上,他推广深耕多锄、合理密植、适时追肥等先进经验,创造了亩产五百六十斤玉米的丰产纪录。六年前,亩产五百斤以上的地还不过二十亩,到去年就有了几百亩。
去年有一天,臧仓同社员一起锄苗,有个别社员感到质量标准太高,说,“吃‘三层批头’,能做到这样也行啦。”什么是“三层批头”呢?原来旧社会每到夏锄大忙、眼看就要荒苗的时候,地主就用好菜好饭吸引雇工给他卖力气。当地的好饭菜就是黄糕烩菜,烩菜里有“三层批头”,一层粉条,一层豆腐,还有一层是几小块肉。有些社员把今天的集体生产劳动同过去给地主扛长工相比,这是一种糊涂思想。臧仓听到以后,当即启发大家在地头讨论,当场大伙就把思想弄清楚了:吃“三层批头”是受人剥削,今天是给集体也就是给自己干活,怎么能够不注意质量!这样,不但保证了农活质量,还提高了社员的阶级觉悟。
只有在永远革命、永不变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劳动,同时分清楚哪些事干部应当同社员一样,哪些事干部应当与社员不同,多费一些心思和精力,把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在劳动上、工作上、思想上都越来越好。臧仓说,这就是他十几年坚持参加劳动的主要体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