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南泉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0-01
第14版()
专栏:

南泉水
〔朝鲜族〕元台常 金铁柱
一天,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松江公社里,人们个个喜笑颜开,这里一伙、那里一群地聚集在街道旁边,如逢佳节,尽情欢乐。原来从这一天开始,这个山区小镇有了“自来水”了。
这股“自来水”来自南泉。
南泉在松江公社的南山根。为了引来这股“自来水”,人们付出了艰巨的辛勤劳动,国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援。
这里在解放以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为了改变这里的水质和彻底解决群众缺水问题,经过几年的实地踏查,订出了以南泉为水源的修“自来水”计划。
在整个工程中,延吉市自来水厂派了设计和施工人员指导作业。第一次作农村“自来水”设计的白金哲,首先了解当地的人口、气象等资料,并且为了测定由南泉到城内的高低差距,不顾刺骨的寒风,前后进行了七次测量。为了解决水量能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他还测定了水源。测定水源本应利用水泵,但他想到用水泵还得花很多经费,于是就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组织人力用四个水桶不间断地往外泼水,只三十分钟时间,共泼出了五百七十桶水。
社员们听说要挖“自来水”壕沟,很快就动员起来了。这个地方的冰冻线是一米六,埋水管的沟需要挖两米以上,有些地段甚至要挖三米深。北方的三月还没有化冻,寒风凛冽,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挖这么深的壕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人们有着冲天的革命干劲,硬是不顾寒冷,挥舞着尖镐,流着豆粒般的汗珠,一镐一镐地刨下去。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眼看快要挖好的时候,有一天,突然从西边飘来乌黑的浓云,遮住了整个天空,顿时大雨倾盆,洪水如同决堤般地从南山根直泻而下,已经挖好的壕沟变成了水沟。有着胜利信心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下,是不会灰心丧气的。从十来岁的小孩到四五十岁的老人都动员起来,用锹、盆、桶等家什,淋着雨从壕沟里往外淘水,人们个个意气风发,干劲十足,战胜了自然加给的困难。
经过三个月的奋战,在国家的大力帮助下,终于埋好了一千三百多米的干线和支线水管,还设置了九处给水站和室内水嘴子。当水从南山根通过弯弯曲曲的铁管,在各个水嘴子哗哗地淌了下来后,一位老人用手接着水,感慨地说:“终于把水盼到家啦!”
松江公社的人们为什么为了“自来水”这样地干劲冲天?为什么看到了“自来水”这样地欢欣鼓舞?这里有着一段痛苦的历史。
原来,松江又称老安图,是伪安图县公署的所在地。那时,日本鬼子由于害怕抗日游击队的袭击,硬逼着老百姓在四周用土坯砌了城墙,使得这里同外界隔绝起来。当时,人们就把这里叫做松江城。这个松江城,东西长四里多、南北宽二里多,住着一千多户人家,但却没有一眼能吃水的井,因此人们只好常年到距离较远的松花江边挑水吃。冬天大江封冻,难找冰眼;夏天每逢下一场雨,江水变成泥水,没有取水之处。老百姓的吃水,真是困难得很。
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人们忽然在南山根发现了泉水,就把它挖成了“南泉水”。
当时,在人吃人的旧社会里,剥削者连水这种取不尽用不完的自然界的物资,也用来作为压榨劳动人民的工具。一个姓苗的伪满军营长、一个伪村公所姓张的助理员,先后霸占了南泉水,要老百姓用钱、用鸡蛋去买水。
人们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解放。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援下,要把水引到家门前来,怎能不干劲十足地开土沟、埋铁管呢?水到了家门前,又怎能不兴高采烈呢?从此,南泉水成了“自来水”,南泉水属于人民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