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一定要依靠贫农下中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1-02
第5版()
专栏:

一定要依靠贫农下中农
张平化
(一)
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的中心环节,是依靠贫农、下中农。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十二页)这一著名的论断,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中,都反复证明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为什么党在农村中一定要依靠贫农、下中农?这首先是因为贫农、下中农占农村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约占农村人口的百分之六、七十,我们依靠了贫农、下中农,就依靠了大多数。依靠贫农、下中农的工作做好了,巩固地团结中农,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众,才有可靠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因为贫农、下中农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他们中间很多人解放以前是雇农,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部分人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其他贫农、下中农,有些全无土地,只有一些不完全的农具,有些虽然有一点土地或很少的农具,但都不能靠自己的土地生活,主要或很大一部分生活来源,靠租佃别人的田地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收获,除了交租交息以外,所得无几,这部分人是农村的半无产阶级。贫农、下中农这种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地位,决定他们仇恨地主、富农,仇恨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他们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死对头。
解放以后,贫农、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中农和其他劳动群众,打倒了地主阶级,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又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道路,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他们的生活还不很富裕。其中有一部分人由于人口多、劳力少以及其他不幸事故等等原因,生活还相当困难。广大贫农、下中农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深刻地体会到要彻底摆脱贫困和落后,共同富裕起来,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再没有别的出路。因此,他们是社会主义道路最坚决的拥护者,是无产阶级专政在农村最可靠的支柱,是党在农村中唯一的依靠力量。今年三月,湖南省贫农、下中农代表会议上的代表们说得对:“在农村中,不论是民主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都是贫农、下中农最勇敢、最坚决。土改斗地主,贫农一马当先;毛主席号召组织起来,贫农首先响应;党的政策,贫农执行最坚决;国家、集体各项任务,贫农完成得最好;对社会主义革命,贫农最彻底,不三心二意。”我们党在农村中不依靠贫农、下中农又依靠谁呢?!
能够依靠中农吗?不行。诚然,中农是劳动者,在旧社会的剥削制度下,他们也受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他们的大多数人随时都有下降为贫农、下中农的可能。解放以后,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和贫农、下中农一道摆脱了这种压迫和剥削,加入了集体经济组织。一般说来,生活水平都有上升,思想觉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愿意和贫农、下中农一道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必须团结他们,也能够团结他们。不注意团结中农的工作,是错误的。但是,必须看到,中农又是私有者,他们的经济地位,比贫农、下中农优裕,发财观念很重,他们羡慕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特别是一小部分富裕中农,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很严重。对于这样一个动摇的阶层,我们当然不能够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依靠力量,而只能当作团结的对象。
有人认为,阶级斗争要依靠贫农、下中农,但是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就不一定要依靠贫农、下中农。他们认为中农的生产经验多,心里有盘算,手里有技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还是依靠中农好。这是一种糊涂观念,是对依靠贫农、下中农缺乏全面的认识,是对贫农、下中农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的重大作用估计不足。首先,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伟大的革命运动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阶级斗争是具体的,它往往是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之中体现出来,而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又是在一定的阶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现在进行的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当然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的,只有依靠贫农、下中农,树立贫农、下中农的优势,才能坚持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社会主义方向。
生产力的诸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中,人的要素(劳动者)是最革命、最活跃的。贫农、下中农是农村中最坚强的劳动者,他们过去和现在都是靠自己的劳动为生的,他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许多人不仅是生产的骨干,而且是技术革新的能手。
毛泽东同志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说:“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在六亿人口中,贫农、下中农一穷二白的特点更加突出。这种“一穷二白”的地位,使他们迫切要求改变现状,改变社会面貌和自然面貌,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很高,保守思想比较少,敢想敢说敢干。虽然他们文化低一些,科学知识少一些,但是他们的革命干劲大,能够刻苦钻研,学得快,学得好。他们在向阶级敌人和向自然界作斗争的大进军中,都是革命先锋。因此,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中,都必须依靠贫农、下中农这支阶级队伍,而不能离开这支阶级队伍。
湖南的干部,根据切身经验,体会到:“离开了贫农、下中农,就等于失去左右手,就成了光杆司令,讲话没人听,做事没人帮,寸步难行”。这是阶级斗争的经验之谈,也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经验之谈。(二)
以依靠贫农、下中农为中心环节的,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湖南的贫农、下中农和全国的贫农、下中农一样,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在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我们现在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光辉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当时贫农、下中农(当时通称贫农)高涨的革命积极性。毛泽东同志称赞他们是“革命先锋”,高度评价他们“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贫农、下中农前仆后继地坚持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无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长期的农村游击战争中,贫农、下中农是革命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骨干。
解放以来,十五年的历史,大家记忆犹新,农村中哪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哪一项重大的建设事业,不是在党的领导下,由贫农、下中农打先锋的呢?!应当着重指出:贫农、下中农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逐步改造着主观世界,他们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同党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说:“党和贫农、下中农,是血肉的联系,分开不得,也分开不了的”!“贫农、下中农如果离开了党,就等于离开了亲娘。”无数的历史事实令人信服地说明,在各种斗争中,带头的是贫农、下中农;遇到困难不动摇的是贫农、下中农;出力最多、贡献最大的也是贫农、下中农。他们的政治觉悟、革命干劲所表现的无限生命力,证明了他们是党在农村中最靠得住的阶级力量,是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主力军。
在党的长期教育下,特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广大贫农、下中农队伍中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和风格的先进战士。象雷锋、欧阳海等,就是从湖南贫农、下中农队伍的行列中,投入人民解放军这座伟大的革命熔炉,锻炼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湖南人民熟悉的贫农李定国,也是一位雷锋、欧阳海式的舍己为人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还有许许多多活的雷锋,活的欧阳海,活的李定国。象湖南全省闻名的泸溪县全国三八红旗手杨玉翠,湘乡县无手英雄谭长桥,长沙县五好社员徐学义等这样的先进人物,在各个地区各个战线都有。他们在三大革命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伟大的历史使命,发扬了雷锋、欧阳海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在阶级斗争中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方向明确;在生产斗争中,积极劳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科学实验中,敢想敢干,勇于革新,脚踏实地,坚持试验,钻研技术。这些先进人物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是孕育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共产主义因素。我们从这些先进人物身上,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的光辉未来,可以看到贫农、下中农这支阶级队伍的远大的前途。
我们党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掘和总结这些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活生生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把先进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变成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变成更加伟大的物质力量。我们相信,随着三大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这样的先进人物,无疑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在先进人物的带动下,广大贫农、下中农的阶级觉悟和社会主义觉悟将会越来越高,社会主义阵地将会越来越巩固和扩大。
当然,由于农村走上集体化道路的时间不算长,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贫农、下中农还是农民。他们的劳动方式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他们的科学与文化知识不足,一部分觉悟较低的人,有时候也会接受某些旧思想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地、热情地启发他们不断进行自我教育,随时纠正缺点和错误,提高政治觉悟,提高科学与文化水平。(三)
如何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下中农呢?我们认为主要的是要做好如下几件工作:
第一,是不是坚定地依靠贫农、下中农,首先要看是不是敢于放手地充分发动贫农、下中农。没有群众运动,就没有革命运动。不敢于放手发动群众的人,就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在农村中,如果不充分发动贫农、下中农,就不可能有革命的群众运动。
现在农村中,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群众性的大革命。这个运动能不能彻底进行,首先,而且主要的就要看贫农、下中农是不是充分发动起来了,是不是在农村中树立了贫农、下中农的优势。
怎样才能算树立了贫农、下中农的优势呢?至少应当有三个标志:一是贫农、下中农的政治地位,是主人翁,而不是奴隶。贫农、下中农的组织及其代表人物,在农村中,有高度的政治威信,说话算话。农村中一切重大问题,没有贫农、下中农群众的赞同和参与,就不能解决。贫农、下中农群众,敢于监督干部,敢于打击敌人,敢于同任何坏人坏事作斗争。二是贫农、下中农团体的组织作用,是坚强有力,而不是涣散松弛的。这主要表现在,党的组织和行政、民兵、共青团以及各群众团体的主要领导干部,都是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的贫农和下中农;同时,也表现在,贫农、下中农协会有经常的组织活动,经常保持它的纯洁性和群众性,经常发挥它的战斗力。三是贫农、下中农的经济状况,是翻了身的,而不是继续受剥削的。在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每个贫农、下中农都有改善经济生活的规划,更重要是发展集体经济的规划和措施,都要充分反映贫农、下中农的意志。
贫农、下中农在农村中的优势,不是一开始就自然存在的。他们在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的优势,都要经过艰苦的反复斗争,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阵地是要一个一个去夺取的。贫农、下中农的发动,贫农、下中农优势的树立,必须从扎根串连开始,一个一个地发动,一批一批地发动,一队一队地树立优势,一社一社地树立优势。不愿意进行艰苦的群众工作,而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是不可能充分发动贫农、下中农,充分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的。
归根到底,是不是相信贫农、下中农,依靠贫农、下中农群众自己解放自己,是关系到能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根本问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动摇,就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动摇。
第二,要建立和健全贫农、下中农的各级组织,发挥经常的组织作用。从省委直到支部,对于同级的贫农、下中农组织,都要十分关怀,积极帮助和支持。经常倾听它的批评和建议,通过它了解贫农、下中农的思想、生产和生活动态,使它成为党联系群众、贯彻政策的最重要的纽带和最有力的助手。党在农村中的支部,必须立足于贫农、下中农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这支革命的阶级队伍的领导核心,使自己永远站在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前列,成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战斗堡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各级干部和贫农、下中农群众。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是各级干部的行动准则。也应当是贫农、下中农群众,首先是他们的积极分子的行动准则。
广大的贫农、下中农,由于阶级感情非常强烈,阶级觉悟
日益提高,因而对毛主席的著作感到非常亲切,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劲,越学越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和伟大。他们对于毛主席著作的接受能力,远远超过那些缺少生产斗争经验和阶级斗争经验的知识分子。这里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能够以身作则,不但在劳动生产和各种革命斗争中,而且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活动中,真正成为贫农、下中农的带头人和活榜样。有些干部下生产队,实行“三带”,即带毛主席的书,带锄头,带被盖。这应当成为我们所有下乡的干部共同遵守的制度。革命的知识分子,要真正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也必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农村工作的知识分子,就必须同贫农、下中农相结合,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好学生、好教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