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多瑙河三角洲的新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30
第4版()
专栏:罗马尼亚通讯

多瑙河三角洲的新貌
本报记者 于明
滔滔的多瑙河水,在流经罗马尼亚东部古城——土耳卡附近时,分成三股向黑海流去。这三条河流,把一片面积为四十三万八千公顷的土地,围成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三角洲的奇特风光和绚丽的景色,是久享盛名的。在三角洲里,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生长着约一百五十万吨优质茂密的芦苇丛林。它是罗马尼亚最大的天然财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集中的芦苇产地。此外,多瑙河三角洲,还被人们称颂为“动物和鸟雀的天堂”与“永不枯竭的渔场”。多瑙河三角洲,又以它的景色优美、植物与动物种类繁多和珍贵,被认为是欧洲稀有的好地方。
多瑙河三角洲的芦苇是一项巨大的财富,是发展国民经济极有价值的原料。利用芦苇可以制造各种色泽光亮的人造纤维、纸张、高质酒精、建筑板材、饲料和合成树脂等等。
罗马尼亚解放后,一九五三年便开始在三角洲芦苇产地的马留克岛设立了芦苇研究试验站。大批的罗马尼亚科学工作者和劳动人民,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创造出从收割到运输芦苇的全套新式机械设备。我们在参观中看到,目前正在使用的机器,有适于各种地形使用的每日收割十至十四吨芦苇的橡胶履带式收割机,它的效率比人工收割高十几倍,不仅能够自动打捆,而且还能够自动把苇捆运上拖车。有载重两吨的拖拉机牵引拖车和装卸芦苇的吊车。还有用于兴修水利的水渠挖掘机,以及平整苇田地面的平地机等。在今年芦苇收割季节里,从收割到搬运的机械化程度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水是芦苇生长最重要的因素。必须根据芦苇生长期中的不同情况,按照科学的要求,及时地在苇田里进行水位调整。同时,芦苇成熟后,还要把苇田的水全部排出,以便拖拉机进行收割和运输。这样,大规模地兴修水利,也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作。迄今为止,在三角洲已修筑了二百公里的拦水堤坝,二百公顷地面堆放芦苇的高地,挖掘了八百公里的运河和渠道。还有十四座高效率的抽水站。
芦苇研究试验站所在的马留克岛,原是一个荒凉的岛屿,十一年前只有两间破烂不堪的泥墙、苇顶的房屋。现在已呈现一片兴旺景象,建成了坚固美观的芦苇试验室、机器制造车间、发电站和装有暖汽、自来水的大批工人住宅,以及商店、电影院、学校和医院。三角洲共有四十个芦苇生产队,现在每队已有足够的船供职工居住,船上都设有办公室和无线电话,能够及时报告收割情况和听取上级的指示。还配备有电视、收音机和瓦斯炉等。
技术设备方面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组织领导和科学实验工作的日益加强,使芦苇产量逐年增长。去年芦苇的收割量为二十二万吨,比前年增加十万吨;今年计划收割三十二万五千吨,比去年又多十万多吨。
在向北伸展中的多瑙河西岸的布勒伊拉城,正在兴建一座大型现代化的芦苇加工联合企业。这个联合企业全部建成后,每年需要芦苇原料约一百万吨。我们参观了正在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的芦苇浆粕、造纸厂。看了把芦苇经过切碎到作成纸浆板的生产过程。去年这座工厂用芦苇生产了五万吨浆粕,为国家节省了三十万立方米木材。我们还参观了联合企业的人造纤维厂,这个厂用于实验的小型生产装置,早已顺利地投入生产。这个工厂的年生产能力为三万五千吨人造纤维。据统计,如果三角洲全部芦苇得到充分利用,以罗马尼亚近一千九百万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得三十五公斤人造纤维和十五公斤的纸张。
今天,多瑙河三角洲不仅根本改变了自然面貌,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活面貌。三角洲里目前约有三万人口,过去大多数都是渔民,解放前深受把头的层层剥削,生活终年不得温饱。解放后,这些世世代代过着贫困生活的三角洲居民,也跟随着三角洲的各种天然财富的被开发利用,而过着越来越幸福美好的生活。
(附图片)
在多瑙河三角洲的芦苇产地,罗马尼亚工人们正在用机器收割芦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