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赞“羊呼噜”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02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赞“羊呼噜”精神
闳兴
最近,读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同志写的《什么常堵塞自己的耳朵?》一文,受益非浅。耿长锁同志从自己多年革命工作的经验中,总结出干部要想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做到耳聪目明,必须破除几个“挡头”。在谈到第八个“挡头”时,他打了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他说:“我就有这样一个感觉,比方一群羊,要是把自己看成是羊群头里走的‘羊呼噜’,待人就虚心;要是把自己看成是跟在后边拿着鞭子的赶羊人,待人就不虚心。因为觉得自己比羊高……。”
大家都知道,羊群里的“羊呼噜”,正如雁群里的“头雁”一样,是“带头人”。它具有许多长处,但是最可贵的恐怕有两点:第一,它虽然是“带头人”,却能始终如一地以“普通一羊”的姿态与群羊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第二,放牧时它能把羊群带到水草肥美之场地,遇到风暴威胁时它首当其冲,归牧时它又是正确无误的“引路者”。在各条战线上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正是这样的“羊呼噜”。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所谓“羊呼噜”的精神,也正是这种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羊呼噜”和“拿着鞭子的赶羊人”,这都是比喻的说法,然而从这个比喻中却提出一个根本的问题:如何看待群众的问题。具有“羊呼噜”精神的人,认为历史是群众创造的,“拿着鞭子的赶羊人”则认为历史是“我”创造的;具有“羊呼噜”精神的人,总是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之中,“拿着鞭子的赶羊人”却把自已摆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