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8阅读
  • 0回复

人少钱少、事情可以办得很好 白塔渠——水利管理工作上的“大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03
第1版()
专栏:

人少钱少、事情可以办得很好
白塔渠——水利管理工作上的“大寨”
白塔渠位于江西省余江县白塔河平原上。建渠之前,这里虽然河水长流,但是,由于田高河低,每逢旱年,两岸平原依然是一片凄凉景象。那时,引水灌田,靠的是一些死水沟、塘。而这些沟、塘里,传染血吸虫病的钉螺四处密布,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更加沉重的灾难。
解放初期,余江县就拨出五十二万元贷款,动手兴建白塔渠,帮助白塔河两岸人民除病兴利。白塔渠的主体工程——东西两大灌渠,于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五年分别建成了。这时,余江县有关领导部门从工程建设队伍中留下十五个农民积极分子,作为工程管理委员会的专业管理人员,并嘱咐他们:一定要牢牢记住,白塔渠是国家为这里的人民除病兴利修建的。必须以克勤克俭的精神管好它,使它发挥更大的效益。
十多年来,这十五个管理人员,牢记党的教导,紧紧依靠群众,发扬勤俭创业精神,领导群众进行工程维修配套,大力开源节流,终于使灌溉系统日益完善起来,使白塔渠的水利给白塔河平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新渠道逐步发挥作用后,从前孳生钉螺的死水沟、塘被填平了,猖獗多年的血吸虫病被彻底根除了。现在,灌区以内,绿水盈盈,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出现一派“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崭新景象。
现在,白塔渠整个工程,拥有进水、分水、泄水等各种大小建筑物四百八十三座,干、支、斗、农渠道一千多条,总长九百六十多里,就象一个巨大的水网撒布在白塔河平原八个公社和农场的九万多亩土地上。如今,这个历史上多灾多难的地区,已经变成余江县粮食大面积稳产高产的样板了。
白塔渠的十五个管理人员在依靠群众勤俭管水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斗争。人少,大家管单枪匹马,人就少;依靠群众,人就多。走依靠群众的路,人少也能办大事。
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人少,怎么管?
渠道建成的初期,共有一百二十六座建筑物,三百多里长的干支渠道。十五个管理人员,风里来雨里去,经常奔波在渠道上,一心想把水管好。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就在放水的第二年,干支渠因为漏水未能及时发现,一连出了八十四次塌渠事故。大家一时被难住了。
“往上提个意见吧,这么大的工程,管理人手这么少,要求上级增加一些管理人员吧。”县委领导同志知道了,对他们说:“管水利,同做其他革命工作一样,单枪匹马,人就少;依靠群众,人能多。走依靠群众的路,人少也能办大事。”一席话,点醒了他们。他们决定依靠群众挑起管理白塔渠的重担子。
原来一些大型水闸,都是管理干部单枪匹马一个人管理的,往往顾上守闸,就顾不上巡逻渠道。于是,管理人员们采取了建立“夫妻闸”的办法,发动职工家属上闸。家属们平日就近开荒种地;每当专职管理人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他们的妻子就充当义务管闸员,暂代守闸。支渠上的一些重要涵闸,必须根据气候变化,按时启闭,过去无人专管,往往影响工程运用和安全;于是,管理人员们就采取“亦工亦农”的办法,由附近的社员管理这些建筑物,管理处适当给予报酬。这些亦工亦农的管闸员,在管理干部的帮助下,迅速掌握了涵闸养护和水文常识,关水放水从来不误农时。
白塔渠管理委员会还把渠道养护责任分段包给受益单位,由各受益单位从贫农、下中农社员中选出七百一十六个放水员,既管支渠以下的渠道,又管放水,组成了一支群众性的管理队伍。这些放水员,都是当地人,熟悉当地的每一段渠道,每一块土地;那段渠道有什么问题,那块土地什么时候要多少水,他们都了如指掌。这样,专业人员、群众管理队伍结合起来,拧成一股劲,人人管渠,个个爱水,就使白塔渠变成了“铜墙铁壁”。那里渠道漏水了,不等专业管理人员赶到,放水员早就发现了,群众早就抢着修复了。那段渠道阻水了,不要专业管理干部开口,放水员早就把阻水的障碍物挪开了。钱少,靠积累办水利,自己受益,应当靠自己积累,用尽可能少的钱,办尽可能多的事。
白塔渠建成以后的头几年,由于还没有系统配套,有的地方闸门不全,有的渠系不完善,东西两大灌渠按设计应灌田七万二千亩,实际只达到四万多亩。如何使工程迅速配起套来,使它充分地发挥灌溉效益?这是当时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第二个主要问题。
当时,摆在管理委员会面前的困难是:工程修起来了,国家的贷款要设法归还;而工程配套续建又必须抓紧进行。钱从那里来?
上级知道他们的困难,拨来了三万元水利投资。可是,他们没到银行里去拿。究竟这笔钱该不该拿?不拿,工程续建配套的资金问题怎样解决?他们把这个问题提到灌区群众代表大会上讨论。有人说:“国家不再给钱,我们只得自己想办法;既然国家拨了款,用了也是合法的。”但是大多数人不赞成。有人说:“国家贷款修了白塔渠,如今受益的田都增了产,我们的腰杆比过去硬了,还躺在国家身上,就是对不起党。”还有人更进一步说:“国家贷款修白塔渠,是扶持白塔河上的人自己起来闹革命。办水利,自己受益,自己不革命,倒变成了花国家钱的无底洞,都学这个样,国家的钱从那来?”说来说去,人们的意见终于统一了,一致主张:办水利,自己受益,应当由自己来革命,靠自己来积累资金;国家拨来的投资一个钱也不要,应该拿去支援更困难的地方。白塔渠续建配套所需的资金问题,就是由大家交纳的水费积累起来解决的。
可是,工程续建配套的任务很大,每年的水费终究是有限的。因此,管理人员十分珍惜来自群众的一分一文,力求以尽可能少的钱办尽可能多的事。就这样,依靠群众的力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程续建配套项目。
东渠中下游小狮山排水隧洞,是东渠主要续建工程之一。小狮山正当一条山溪与东干渠的交叉点上。原来在这里有一座钢筋水尼渡槽,但渡槽下只有一个排水孔,春夏山洪一到,孔小水大,泄水不畅,不仅影响渡槽安全,而且被阻的山洪往往会淹没周围的近千亩农田,水利变为水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人员反复研究之后,想在小狮山石头水渠下面再凿一个石头隧洞,代替排水建筑。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石匠刘样元,老石匠望着一片红石的小狮山说:“找最短的路线,也要凿三百米长的石沟才能接近中间的石渠,开石任务很艰巨;要从石渠下面再打隧洞,就更艰难。”可是最后他说:“只要能少花钱,修好水利工程,天大的难关,我们也要闯!”于是,召集了全灌区的五十多名石工,由刘样元带着开石凿洞。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干部、石工和民工,都夜以继日地轮流踏着薄冰凿石头、运石头。整整两个月的艰苦劳动,终于打通了这个隧洞,使整个工程节省了一万四千元投资。
在进行工程续建配套的同时,全灌区还展开了田间渠系的配套工作,男女老少挑土开渠,使斗、农、毛渠普遍地延伸开来,使每一块应灌的土地都灌上了水。
在管理干部的带领下,白塔渠灌区的群众就是凭着水费的积累、劳动的积累,先后续建了各种大小建筑物三百五十七座,整修了各种建筑物八十四座,延伸了斗、农主要渠道数百里,共完成土石方四十多万方。这些工程项目,只花了材料费和技工工资十四万八千八百元,费用全部是自己出的,没要国家一点补助。由于工程配套日益齐全,排灌日趋合理,灌溉效益迅速扩大,到一九五七年,白塔渠的灌溉面积即增加到七万二千余亩,达到了工程设计灌溉标准。
他们靠自己的积累,不仅实现了工程费用自给,完成了工程继续配套,而且在一九六一年以前逐年偿还了国家帮助兴建白塔渠的全部贷款。水少,挖潜力以“用水一盘棋”的思想,发动群众坚持计划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随着工程配套逐渐齐全,灌溉效益不断扩大,灌区各地看到水多了,就千方百计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复种指数。这样,按照已经达到的设计灌溉能力就不能满足扩大生产的需要了,特别在渠道的下游,需水与供水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了。
面对这个新的矛盾,群众心急,管理人员的心更急。贫农出身的管理人员彭样发来到东渠下游潢溪公社的桂林畈,看到大片受旱的土地,心情十分不安。可是,就在附近,他发现一条沟淌着哗哗的水流进了白塔河。“为什么上面的渠道缺水,这边沟里却有这么多水流进白塔河?这白白流走的水能不能利用?”他和社员商量起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终于使他明白了:这沟里的水,原来是渠道上游受益农田的地下渗水和用后排出的废水汇集而成的。只要堵了沟,从渠道下游重新收水入渠,渠道下游水量重新得到补充,灌溉面积就能扩大。彭样发如获至宝,立即向管理委员会提出了封堵水沟、引渗水归田的建议,从而使桂林畈上受旱的五千多亩稻田解除了干旱。
由此得到启示,当这年夏收夏种水源不足的时候,在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潢溪公社又集中数百人,在全社几条水沟的汇集处抢建起一座拦水大坝,将东渠中游灌区的田间渗漏水全部拦堵起来,导入下游支渠,进一步保证了全公社六千余亩新改种的双季晚稻田灌溉,并使二千多亩旱地变成了水田。
从此,全灌区内,一个“渗水还田,万水归田”的大开水源的群众运动迅速展开了。先后共兴建起了三座坝,七个闸,拦堵了十五条水沟,收回大量渗水,使灌溉效益再次扩大。到一九六二年,共扩灌土地两万多亩,使白塔渠的灌溉效益由原设计的七万多亩增加到了九万多亩。
为了保证扩灌以后全部农田的用水,管理委员会还根据“用水一盘棋”的思想,发动群众坚持计划用水,合理用水,进一步发掘潜力,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一九六三年全灌区遇到几十年未有的大旱,连续一百三十六天未落透雨,白塔渠进水比平时减少一半。在严峻的考验面前,灌区社员都自觉地坚持定时、定田计划用水,千方百计节约用水。结果,本来一般要一个流量的水才能灌一万亩田,白塔渠灌区却创造了零点四五个流量灌田一万亩的先进水平,从而保障了全灌区九万多亩稻田“天旱地不旱”。
新华社记者 马钟明 王 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