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胶东某军工厂职工改进技术的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2-02
第2版()
专栏:

  胶东某军工厂职工改进技术的成就
王若望
解放区公营企业中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群众性的改进技术运动的高涨。这种技术改进运动对于增进生产力、减低成本、提高质量、节省人工、减少疲劳和受伤的危险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之巨大,仅从胶东某军工厂一个厂的实践中即可得到完全的证明。
该厂在五年来因群众性的技术上的改进与创造即使产量提高了四十倍。但仅仅从产量上看,还不能完全显示技术改进的意义。它的意义同时还表现在提高质量,减低成本,减少因公受伤的数字上。根据一九四八年上半年该厂三十一种技术改进后,节约人工、原料的粗略核算,每月即可节省北海币六百六十八万五千六百元。其次,由于某些机器增加了自动装置,工人因公受伤的数目也大大减少,前年每月手指受伤者平均有五、六人之多,现在每月至多只有二、三人,而劳动强度比一九四六年亦相对地减轻了。
根据一九四八年九个月的统计,该厂职工在技术上的改进与创造有六十余种之多。这些改进都是根据目前解放区生产的现有条件,既实际又巧妙地解决了技术上的困难。如以前子弹铜壳出来有飞翅(弹壳口的参差不齐之处),为了旋光飞翅,用两个班的工人操作,现在完全不用了。孙永政、宋同海两人共同研究在床子上同时添一个旋光飞翅的刀,这样就省了一遍手续,少用一部机器。车好壳后,以前是用手取下来,多费时间还有危险。工人郭文兆装置一根顶棍,自动顶出来。姜明清、孙宗秀改进装箱所用油纸的裁法后,每箱可节省油纸十两。木工邢立凤把手拉锯改成用脚蹬,减少疲劳,提高速率三倍。吕岳东和李世永共同研究,费时半年,做了一个自动装药机,一个机器同时作四遍手续,药量也易掌握,效率提高七倍。于树仁是个二等二级工人,他为了要提高产量,提议在压力机上减少牙轮,结果使产量提高百分之四十。以前铜壳出来还要旋床去旋,多一遍手续,要六个人干活,占用好几台旋床,于树仁又建议从冲壳时头三遍进行改良,可减去一遍手续,且能节省六个人工和旋床。
该厂技术改进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不论技师、工人、学徒,不论木工、炉工、装箱工,都有改进和创造。去年下半年的技术改进,学徒创造获奖者有七人,其他是三等工人十五人,二等工人二十一人,一等工人创造成功者四人。学徒王茂学就有两种改进。这个事实证明不是只有技术最高的人才能创造和改进,技术改进运动应该成为广泛的群众性的运动。(二)每种创造所生的效果是多样的,有的是一举两得,有的是一举三得,譬如于树仁关于免去紫壳手续的建议,就产生了四个结果:节约了六个劳动力,节省了几台旋床,提高了质量、产量。(三)该厂厂长及一些工作人员都是通晓技术的,他们一般的对工人的改进都能加以鼓励和协助,这是发动群众的智慧和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去年该厂工人普遍学习了算术和一般技术知识,这对于该厂职工在技术上的改进创造也有甚大作用。去年全体职工除了少数工作人员外,都编为甲、乙、丙、丁组,保证一个星期有六小时学算术。
该厂在对待职工的改进创造上,也还存在若干缺点:第一,行政领导上对工人、学徒技术上的改进还不够重视,有些技术上的改进,甚至工务科也没有调查登记。第二,工人的技术改进大都是自发的,甚至还有人偷偷的进行改进研究,怕失败了被人笑话,被上级埋怨。第三,有些领导人员常常无意间给正在研究改进的人泼冷水,有时对工人的改进建议不加研究,搁置不理,会使工人信心不高。所以今后订出一些制度,是必要的。如组织工人研究技术,工人的发明经过一定技术研究机构认可者,允许其使用一部分材料和机器,即使试验失败,也不能看作是浪费;在成本计算中,应添入一项改进试验费等。
【新华社华东二十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