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地震灾害压不倒英雄的人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02
第2版()
专栏:

地震灾害压不倒英雄的人民
编者按:地震灾区广大人民,现在是怎样生活呢?怎样工作呢?这是广大读者十分关心的。我们在这篇报道当中,看到他们正在战斗,正在前进,正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灾区充满着紧张而有秩序、镇定而又乐观的令人振奋的景象。
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在激烈的斗争中,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强烈的地震是突然发生的,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怎样对待困难?怎样坚持斗争?怎样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怎样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自力更生,重建家园?一切的一切,都要按照毛泽东思想来思考、来行动。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这样做了,果然就在地震这个“怪物”面前取得了主动。“立下愚公移山志,双手重建新家园!”这就是结论。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是最大的战斗力。地震灾区的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战斗过,同国民党反动派战斗过,同水灾旱灾等等自然灾害战斗过,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现在,他们遇到了新的考验。依靠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依靠我们国家和各个兄弟地区的支援,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我们相信,他们必将取得彻底的胜利,并在这场艰巨的斗争中,锻炼得更加坚强。
三月八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从那以后,在河北省的南部地区,又连续发生若干次地震,其中包括三月二十二日下午以邢台地区为中心,包括衡水、石家庄地区的两次强烈的地震。大地这样连续而频繁地颤动,随时可能给人们带来某种程度的损害。怎样来对待这种自然灾害,对地震灾区的人民群众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这些日子里,本社记者在地震灾区亲眼目睹的许多事实表明,这里的人民群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自己,胜利地经受了这个考验。地震所带来的灾害,把人们锻炼得坚强而镇定。许多干部和群众告诉记者,自从发生地震以来,党中央和毛主席以及全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给了他们极大的支援和精神鼓励,给灾区群众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们说,地震虽然是他们遇到的一个新问题,但是只要有了毛泽东思想,有了无产阶级的硬骨头精神,地震是不可怕的,灾害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地动心不动,房倒志不倒”
在几次强烈而且连续不断的地震面前,每个人都要碰到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地震来了,是惊慌失措,还是沉着镇定。记者进入地震灾区以来,愈来愈深刻地感觉到,这里的群众对于地震这个“怪物”,已开始摸到它的脾气,更有组织地进行斗争。
在一条大河的两边堤岸上,我们看到人们用石灰和砖块砌成两行巨大的标语:“毛泽东思想是战胜地震灾害最有力的武器!”“地震灾害压不倒英雄的人民!”在一个几千人的群众大会上,我们看到一位县委书记举起拳头,领着人们高呼口号:“地动心不动,房倒志不倒!”有一个名叫解致善的共产党员对记者说:“地震不能把我们的思想震垮,它越震我们越要拿出革命精神来。对待困难只能战斗,不能低头!”这些充满着英雄气概的语言,在灾区到处可以听到。
三月二十二日下午发生两次强烈地震的时候,记者正在地震区现场采访,有的在同社员谈话,有的在旁听救灾指挥部的会议。灾区的干部和群众当时那种镇定自若的无畏精神,给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天下午四点多钟,突然地动房摇,地层发出沉雷般的响声,有些村庄房屋倒塌,升起一片尘雾,有些田野里地下水带着泥沙冒出地面。这时,记者发现,人们已经不象八日清晨发生强烈地震以后那样惊异,而是秩序井然,临危不乱。由于这次地震前有的群众已经住进临时搭盖的窝棚,以及在地震发生时抢救工作做得好,因此虽然有些房屋倒塌,人畜伤亡较少,群众情绪安定。
记者在灾区看到,地震过后,当地干部和群众立即兵分两路,一手抓救灾,一手抓生产。尽管以后的几天里余震还在继续,但是社员们照样扛着锄头下地,干部们照样开会布置工作,小学校照样开班上课。如果不是眼前那一片被震倒的断瓦颓垣,这里简直不象是一个遭受强烈地震的灾区。
事实这样告诉我们:在地震来到以前,只要把人的住宿安排好,力争避免和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地震对人们也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威胁了。一个公社的党委书记任增山说得好:地震震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房子倒了,地还在,人还在,有人就有一切。”受伤的贫农社员吕明喜的几句话更是充满了硬骨头精神。他说:“我的腿砸坏了,我还有一双手,我不能走,还能爬,爬着也要干!能添一砖是一砖,能添一瓦是一瓦,只要有口气,我就要斗到底!”
“你震你的,我干我的!”记者在不止一个地方听到干部和群众不约而同地这样说。这句在灾区广为流传的豪言壮语,充分表现了英雄的人民沉着应战的革命精神。的确,对待地震只能采取这样的革命态度。难道可以在地震面前束手无策吗?
“你震你的,我干我的!”这句话也确实反映了灾区人民在地震面前顽强战斗的英雄气概。老贫农李庆海和青年社员翟合均,二十二日发生强烈地震时正在田里打井,他们望见村里尘雾冲天,就跑回家去看看。进村一看,发现房屋虽倒,但没有伤人,便又立即赶回工地。当时他们心里想的是,这眼机井已经钻到十五丈深,如果放下不管,井身就有随时塌陷的危险,就会耽误今年的抗旱斗争。李庆海对翟合均说:“让它震去吧!再大的地震也震不倒咱们革命的心,闹革命就要有个坚决性!”在这以后,地震并没有完全停止,这位老贫农和翟合均一直在工地上坚持了三天三夜。在一个三月八日地震时曾经受到损失的生产大队里,贫协副主席贺全胜二十二日下午正在村里为社员安排重建房屋的事,突然大地晃荡起来,他站立不住,被倒下的砖墙压伤。住进“战地医院”后,他在昏迷中发出呓语,还念念不忘盖房的事。贺全胜在旧社会当过六年长工,父亲在一九四三年大旱时逃荒饿死。这位一向热爱集体的老贫农在病床上对记者说:“管它地震不地震,反正俺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俺一定要帮大伙把家园再建起来!”
看到这些一身都是胆的英雄的人,听了这些响当当的英雄的话,记者深深地被他们那种革命精神所感动。一个毛泽东时代的人,应该用怎样一种精神状态来和地震灾害作斗争,这里的群众用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只要有准备,什么都不怕”
这里的灾区人民不仅在大灾面前具有临危不惧的英雄胆略,而且为长期防灾救灾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的工作做得那样细致,那样周密,他们的警惕性又是那样高。这使我们强烈地感到,地震锻炼了人民,使人民变得更加聪明了。
三月二十二日发生强烈地震以后,记者赶到一个有三千二百多人口的重灾村庄,只见几百个临时垒起的锅灶,炊烟缭绕,村庄四周,搭起了几百座窝棚。社员们有的在修整农具,有的在培育红薯秧苗,有的在搬运砖木或清理房基,准备重建家园。在打谷场上,大队党支部正在召开党团员和贫农下中农代表会议,商讨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大计。这里的生活充满了强烈的战斗气氛,许多工作都在齐头进行,但又忙而不乱。
为什么在一场大地震以后,村庄里竟是这样秩序井然呢?原来,这个大队的党支部早在三月八日的地震以后,就根据县委的指示,充分发动群众,对防震和救灾工作作了周密的部署。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八路军侦察员的大队长张振华,在党支部会上坚定而有信心地说:“地震和打仗一样,就怕事先没有准备,只要有准备,什么都不怕。”在这以后,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大队救灾指挥部成立了,党支部委员包片,党团员包户,发动群众的计划落实了,只两三天工夫,全村就在他们带领下搭起几百座临时窝棚,农具、粮食也都作了妥善安置。青年民兵再次学习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争相报名给社员们站岗放哨,协同干部值班巡逻。因此,二十二日发生强烈地震时,全村人民沉着镇静,损失轻微。虽然房屋大部倒塌了,但灾后的生活、生产、建设等各项工作,都按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类似这样的大队,在灾区远不止这一个。人们在同地震作斗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是他们接受毛主席关于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的伟大教导的结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这一切,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所有历史资料中,有谁见过这样的记载:受灾的人民组织起来,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信心百倍,斗志昂扬,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地震进行胜利的搏斗?
在另一个生产大队,记者访问了六十二岁的老饲养员李仁堂。这个一九四四年入党的老党员,在八日地震后的一个深夜里,他坐在饲养室里琢磨着一个问题:过去打日本侵略军咱没有怕过,对地震更不能怕。要是再发生大地震,怎样才能尽快地把集体的牲口从棚里救出去呢?他琢磨了很久,突然想到:地震来得快,要救出牲口,慢腾腾地解开缰绳不行。他立即回家,取来一把菜刀和一把镰刀,磨得锋快,随时放在身边。二十二日第一次强烈地震一开始,他举起菜刀,一刹那就把拴牲口的缰绳一一砍断。八分钟后,当第二次强烈地震来临的时候,他已经把七头牲口赶出棚外。李仁堂这个胆大心细的人,为了集体想得这样周到,却把自己的安危完全置之度外。他磨的实际上不是菜刀、镰刀,而是向大自然开战的革命意志,是为人民服务的赤胆忠心!
临危不惧,机智勇敢,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力量,人们就能应付一切,战胜一切。在二十二日下午两次地震中间那短短八分钟的抢救战斗里,出现了许许多多舍身救人、先公后私的英雄事迹。这是战斗的八分钟,是考验人们意志的八分钟。有个被誉为“铁民兵”的民兵排,在地震发生时,个个冒着生命危险,逐户检查,从村里背出全部不能走动的老人和小孩,使全队没有一人伤亡。女社员赵培英在护送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转移时,又发生强烈地震,刹时墙倒屋塌,赵培英不顾个人安危,将老人搂住躺下,用自己的身子将两位老人护住。小学教师傅廷印,地震时正在一间低矮的窝棚里上课,当棚顶被震塌的时候,他用肩膀顶住落下的屋梁,使三十多名学生免受损伤。正是这些勇敢的人,把地震的灾害减少到了最低的限度。
地震可以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但是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头脑的人们面前,灾害是可以战胜的,损失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在地震这个“怪物”面前,灾区人民用机智和勇敢进行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无畏的战斗。
“自己能爬起来,就不靠人扶!”
这些天来,一辆辆满载粮食、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的汽车,从四面八方开到灾区,灾区人民在这最困难的时刻,得到了政府和全国人民巨大的支援。许多村庄的群众在接受各地运来的支援物资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受尽旧社会苦难的老贫农们说:“要是在旧社会遭这样的灾,就是砸不死,也要饿死!”“毛主席的心贴着俺们,有天大的困难,俺们也不怕!”
但是,英雄的灾区人民是怎样看待国家和各地阶级兄弟对他们的支援呢?在很多村庄里,救灾部门把锅、碗、草席、木料发了下去,但过了几天,因为有些村庄尽量精打细算,节约国家的物资,有的自己有办法就尽量自己解决困难。这样,有些救灾物资又被退了回来,他们要求救灾部门把这些物资转运到困难多的地方去。有些生产大队在叫社员领取救灾物资的时候,社员们互相让来让去,使救灾物资的分配计划,一时难以落实下来。有一个生产大队把分到的七袋大饼转送给另一个生产大队,但是那个生产大队又把这七袋大饼转送到了又一个生产大队。难道这些地方的群众在大灾后根本没有困难吗?当然不是。这是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鼓起了灾区群众的斗志,他们是用一种完全崭新的思想和风格来迎接困难的。
一个生产大队的民兵连提出一个行动口号:“伸手依赖救济,手会越来越长;自己动手干,越干越富强!”
一个只有六十二户、二百一十四口人的生产大队,社员们喊出了更加响亮的战斗口号:“自己能爬起来,就不靠人扶!”地震的时候,这个大队的房屋全部倒塌了,全村社员在讨论时,提出“立下愚公移山志,双手重建新家园”的战斗口号,他们制定了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并且开始施工了。建房的砖和木料怎样解决?社员们分头从土里挖,现在已凑起五十六万块砖,四百多根梁和檩木,石灰是各户凑出来的,建房工具也自己解决,这样,修建一百三十间房屋的砖、料等物资就基本备齐。全队整半劳动力七十多个,分别投入了生产、建房两条战线。八九岁的孩子自动组织起来搬砖、运灰。年过七十的社员也主动找活干。
看到这个村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记者联想到一位公社党委书记所说的几句意味深长的话:“物质支援是有限的,双手的创造力是无限的,精神财富的威力更是无穷的。”
有个八百二十多户的村庄,绝大部分房屋被震倒了。地震第二天国家送来了三百张席给社员搭窝棚。这一天,社员们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讨论会上,热烈地议论起国家支援和自力更生的关系。贫农社员胡立生说:“毛主席派人给咱送来的,不光是三百张席,是给咱送来了斗天斗地的胆量。”贫农社员胡根朝说:“房倒人还在,我们不向国家要东西要钱,我们只要毛泽东思想。”讨论的结果,社员们从倒塌的房屋里挖出炕席和秫秸,搭起了九百多个席棚,把国家送来的三百张席留给队里盖牛棚,搭粮囤。社员们说:“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这才是好样的。我们决不给国家增加负担!”
让我们再看看一位六十三岁的老贫农周皂林的革命志气吧!这位老人说:“我的大儿子是八路军战士,后来牺牲了。这次地震,砸死了我的四儿子。但是我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媳妇,还有四个孙子。我叫儿子、儿媳、孙子都去地里劳动,生产可不能耽误,要不,今年吃救济粮,明年还得吃。在困难时候要往前看,咱得自力更生呀!”“自力更生!”“往前看!”这位普通的中国农民,有着多么远大而豪迈的志向啊!
记者在灾区看到,许多参加救灾工作的干部在发放国家支援物资的同时,向灾区群众广泛宣传毛泽东思想,他们提出要把国家支援的物资和自力更生的思想一块儿发下去,要使物质变成激励人民斗志的革命精神。
在自然灾害面前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在这个地区曾经有过成功的范例。邢台县西黄村公社南会大队一九六三年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时,房屋和庄稼大部分都被冲毁,但社员们仅仅用两年时间就盖起了两百多间新房,修好了四百多间旧房。粮食总产量去年比前年提高了一倍多,灾后第二年就实现粮食自给,还向国家交售了粮食。现在,这里的救灾指挥部门号召灾区群众开展一个“学南会”的运动。人们将会看到,南会精神将成为鼓舞灾区群众战胜地震灾害的一面大旗,并且将会有更多的“新南会”出现。
“家里丢了地里找”
记者在许多受灾的村庄里,看到灾后不多久生产活动便迅速恢复的令人振奋的景象。有的村庄房屋倒塌,人们只能在临时搭盖的窝棚里居住;有的社员由于亲人有伤亡而引起悲痛。但是,在这样严重灾害的打击下,人们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擦干了眼泪,医治了伤痕,很快就成群结队下地了。
现在春耕大忙的时节已经迫近,田间活动显得非常繁忙。在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里,人们在锄地、浇水、追肥;在大块的经过翻耕的土地上,人们在赶着牛儿耙地;在村庄里,有的在修理农具,锯木声、打铁声响成一片;有的在选种育苗,准备春播。所有这些活动,在正常的年景毫不稀奇,但是只要想想这些活动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和气氛下出现的,人们就不能不感到这里的人民在灾害面前是多么顽强。
有一个社员曾经向上级派来的慰问人员说过这样一句话:“家里丢的,要从地里找回来!”他的意思是说,地震震倒了我们的房屋,砸伤了我们的亲人,我们绝不能向困难屈服,要更加顽强地去向大地作斗争,让它给我们多出粮食,补偿损失。这是一句多么好的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的话!这句话现在已经传遍灾区,成为鼓舞群众加紧生产战胜地震灾害的一个响亮口号。
在这样一场大的地震以后,可以想象,灾后的恢复工作真是头绪万端,百废待举。救灾指挥部最近讨论了怎样安排救灾工作,怎样抓住主要矛盾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越是灾害严重,越要鼓足干劲,搞好生产。要号召群众,紧紧依靠集体,用自己的双手,夺取今年农业丰收,这是战胜灾害的根本办法。这个方针正是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的体现,是从国家、集体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的。
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也正反映了灾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心愿。有一个公社的党委书记袁世申告诉记者,他们那里的社队干部和贫农下中农代表,在地震后曾经开会研究救灾工作,他们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发展生产和重建家园是个什么关系?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搞好了生产,才有力量重建家园。今年碰上“地震年”,但是一定要把它变成丰收年。会上决定,要组织百分之七十的劳动力下地生产,加强麦田管理,打响今年夏季丰收第一炮。记者在另一个生产队还听到队长解恒亮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如果被地震吓住了,生产搞不好,秋后就要一灾变两灾。如果不怕它,它震它的,我干我的,秋后闹个大丰收,就不但不会一灾变两灾,还可以把这个地震灾补起来。”
不少受灾的社队还认真分析了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后果,从不利条件中找有利因素,重新讨论了生产计划。大家认为,虽然地震带来了一些损失,但是,通过救灾,人们进一步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武器,更看清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集体力量的伟大威力,思想觉悟大大提高,闹生产的劲头更足了。有个大队在地震时,人和牲口都没有受到损失。这次讨论生产计划,决定把原计划的粮食亩产量再提高一百斤,棉花亩产量再提高二十斤。这个计划很快被群众接受。六十八岁的老社员宋洛铭说:“就是应该这样办,生产搞好了,什么都好解决。”
人们的决心立即变成行动,一个向土地夺粮食争高产的战斗,现在已经在灾区普遍开始。有一个县去冬今春修起的几百条灌溉渠,这次地震时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修渠引水改造旱地,是这个县今年夺取农业丰收的主要措施之一。地震后的第二天,县委就开会布置动员全县社员修复水渠。第三天,许多社队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只用三天时间,就把全县的渠道统统修好,现在已经开闸引水浇灌麦田了。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这个口号,在灾区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正在化为千百万群众的行动,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可以预期,经过一个时期的艰苦奋斗,这里的灾区人民必将胜利地征服自然,医治好地震灾害的创伤,在这一片土地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图。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地震灾区人民正以顽强斗争的精神,决心排除万难,争取今年农业丰收。这是石家庄地震区的社员们在锄麦。
 新华社记者 王旭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