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阅读
  • 0回复

亦工亦农就是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8-03
第2版()
专栏:

亦工亦农就是好
湖南马田煤矿亦工亦农试点工作组
湖南马田煤矿今年打破了固定工人的制度,试行了新的亦工亦农轮换工制度。这个矿的一部分固定工人和家属,已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同时由附近社、队轮换上来的大批青年农民,也已到达矿山采矿。从今年起,这个矿每年都将有一批农民进厂,一批工人回乡,轮换交替,亦工亦农。
马田煤矿是一九五七年以前开办的老矿。长期实行矿工和农民截然分家的旧制度。这种旧制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全矿职工家属已增加到职工总人数的一倍半还多,家属住宅面积比一九五七年扩大了五倍,国家用于这方面的投资一年比一年增多。每年国家要供应家属大批商品粮食和生活日用品等,其他服务行业的工作也相当繁重。照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一个矿山就会变成一个消费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城镇。
事实说明,象我们这样的煤矿,实行固定工人的制度,是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对于逐步缩小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对于巩固工农联盟,都是极为不利的。由于采用固定工人的制度,工人只进不出,老弱工人和不适宜井下生产的人员,一年比一年增多,而井下的精壮劳力,一年比一年减少,劳动力更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无论从矿山生产建设的发展需要来看,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来看,从建设一支既能做工,又能种田,又能打仗,又能批判资产阶级的工人队伍的要求来看,都是非常不适应的,现在,决不能再沿着老路走下去了。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走亦工亦农的道路,这样才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马田煤矿试行亦工亦农的轮换工人的新制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有利于贯彻执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勤俭办企业的方针。今年回乡的工人,大部分是井上工人,可以很好从事农业劳动;进来的青年农民,个个身强力壮,井下生产第一线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今后坚持一般的每五年轮换一次,工人队伍可以不断地补充新的力量。
第二,有利于支援农业和巩固工农联盟。今年回乡的工人,在政治上和生产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中间一部分人已经成为社、队骨干和积极分子。我们对四月底以前回乡去的一百二十七名工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就有十一人当选为大队或生产队的干部,有五人已是发展党员的对象,有四人毛主席著作学得好,担任了社队的学习辅导员或共产主义夜校教师。还有一部分钳工、电工、锻工、水泵工、绞车司机等技术工人,已成为农业技术改革的重要力量,很受农民欢迎。
第三,有利于逐步缩小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改变固定工制度为亦工亦农轮换工制度,对原有固定工人,根据情况分批转业回乡去当农民;又把许多农村青年吸收到企业里来当几年工人,再回去当农民。这样轮换交替,亦工亦农,大家既会做工,又会种田,就打破了历史上工人与农民绝对分工的界限。从分配上来说,轮换工的收入略高于农民,在福利方面又低于原有固定工人,这样就缩小了工人农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同时,实行新工资标准也适当的缩小了工人内部的等级差别。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思想革命化。
第四,工人家属随同工人转业回乡从事农业生产,新轮换的工人又不带家属进矿,这就一方面为国家减少商品粮的供应量,一方面又增产了粮食。由于工矿区人口逐年减少,就可以不再大批大批兴建住宅,和增添其它服务行业,避免城镇和工业的畸形发展。
马田矿区轮换的这批工人,绝大部分是贫下中农子弟,党团员占四分之一以上,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四岁。他们政治好,身体好,革命热情高,绝大多数人来到矿山以后,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积极参加民兵训练,积极学习生产技术,进步很快。这些人将来完全可能培养成为既会挖煤,又能种田,既能打仗,又能批判资产阶级的新型劳动者,这样的人一定能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做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