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文代大会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7-16
第4版()
专栏:

文代大会颂
王统照
你看,—你平看,
这古城褪了色的灰旧宫墙,
多末黯淡,
多末陈旧,
早显出封建的旧力已经没落的景象。
可是,你再看:—你仰头看,
这片褪色的旧墙里
却正高射出赫耀红光!
红的旗—迎风招展;
红的星—闪着光芒;
红底白字的大布幅
高悬于明敞的厅厢。
这儿,正在红七月的时候
欢开着空前的全国文代的会场。
六百多位——男、女、老、少
会写,会唱,
会舞蹈,会表演,
会编导,会作曲,
会谈说,会曲技,
会绘画,雕塑,
会各国文字的传译!
…………………
各种各样的文艺工作者,
他们象激流似的,
从四面八方
来聚一堂。
在同一的号召下;
在同一的希望中;
在同一的信念上,
他们热烈生动的
正在努力向文艺的广大的田园里
开垦,种植,浇灌,培养,
为这个空前的新时代预备下精神
的食粮。
自然,
是富于滋养毫无毒素的粒粒粮米,——
是为大众饱餐后,
好增加体力,提高新思想!
他们:
热切的讨论;
细密的分析;
分地分区的报告出文艺的工作经验,
互相期勉的告诉出各人的希望主张。
过去时代的东西怎样检选;
怎样整理;
怎样的把旧瓶装新酿;
怎样把无用的抛弃;
怎样把精华发扬。
当前的东西怎样创造;
怎样认识;
怎样从真实生活中摄取;
怎样用文字,声音,色彩,动
态以及各式各种艺术把戏,
把大众的情感纳入正途,
把大众的意识提炼得更为健康更
清晰。
有的是笔与舌;
刀与手;
银光的幕影;
丝竹的弹奏;
那若干样文艺的利器,为新民主的前途——
拓土开荒;
斩荆披棘,
开辟出一条平直大路好共仝携手,
高唱,欢呼;
好鼓舞向前
整齐队伍。
文艺再不是所谓“文人学士”
案头上的小巧玩艺;
更不是“象牙塔”里自己的宝物。
那一个人—不论他是工,农,兵,士
谁没有一点点的文艺兴趣?
谁没有一点点的艺术主张?
方法,形式尽管多多样,
但,为民众服务;
为时代推动;
为热情传布;
为知识播扬;
为普及的教育尽一分补助的力量!
同时,每个工作者
从勤劳工作里也获得学习人家
教育自个的当。
然而,最根本的却先要坚定住那
同一目标的思想!
简捷点说:
就是凭着各式各种的文艺把戏,
充实出,刻画出一个新社会的榜
样。
配合着政治,经济上划时代的大
变动,
借用笔与舌,
刀与手,
银光的幕影;
丝竹的弹奏等等,
实实在在的增添默化暗移的力能

实实在在的指明应该前进的方向!
于今—
文艺的田园多么扩大;
文艺的利器新旧多方。
何况—
有及时的风雨催润,
有肥厚快长的土壤。
这样才能够新芽争长
这样才能够百花齐放!
大家齐用力,
一铣,一锄,一手掌,
莫辜负这样合式的种植培养的时光!
红的旗—迎风招展;
红的星—闪着光芒。
同心并力无限量,
为人为己没两样。
男女,老少聚一堂,
谈说商讨求洽当。
你想—你向更远,更深,更广处
仔细推想,
这可是以前曾有过的聚会?
这可是以前大家能会谈的地方?
若无马列主义作领导,
若无中国人民来争斗,
大家怎能有这次空前的文代大会
的会场!
若干年来存此望,
自愧两鬓空苍苍,
于今希望竟实现,
新知旧友共同堂。
一首新诗当合唱,
大家携手往前方,
各凭本事无推让,
分工合作同方向。
你且看——
红的旗,红的星,到处有招引你
的显耀辉光!
一九四九年七月十一日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