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抓好典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1-04
第1版()
专栏:思想评论

抓好典型
甘为民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应当注意收集和传播经过选择的典型性的经验,使自己领导的群众运动按照正确的路线向前发展。”认真抓好典型,用典型带动全局,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深入发展的需要,是落实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和各项无产阶级政策的需要,是进一步执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需要,是领导广大革命群众,有步骤地、深入细致地、踏踏实实地、合理地完成斗、批、改任务的重要方法。
抓典型,必须抓得少,但要抓得紧,抓得久,抓得深。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克服新出现的一些错误认识。
“老在典型上下功夫,面上的斗、批、改什么时候搞得完?”这种说法,反映了一些同志思想上存在着急躁情绪。
毛主席教导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有些事没有做完,现在还要继续做,譬如讲斗、批、改。”继续完成面上的斗、批、改,是要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落实到每一个单位,这就要求有步骤地搞。我们既要雷厉风行,抓紧时机,步步紧跟飞速发展的革命形势;又要扎扎实实,过细地做工作。一急躁,就会忽视斗、批、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就会粗糙,就不能过细,就可能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急躁情绪会影响斗、批、改的深入开展,我们应当注意防止和克服。
强调地区大、单位多、任务重、人手少,而不去抓典型,这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地大面广、人少事多,更加要求我们下功夫去抓好典型。典型和全局的关系,就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任何特殊中都包含着一般,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就必须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一贯倡导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新生的革命委员会,必须认真学好这种领导方法。如果把典型和全局对立起来,而不去认真抓好典型,这样的领导必然是一般化的,无力的。
地区大、单位多、任务重、人手少,这是当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抓好典型,分期分批地去解决问题,先解决三分之一,再解决三分之一,搞好了三分之二,全局的工作就胜利在望了。如果不采取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领导方法,不是先抓好三分之一,再抓好三分之一,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即使千忙万忙,也忙不到点子上,而会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的错误。
点上下功夫,面上出成果。抓好典型,把问题摸深摸透,取得经验,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面上的斗、批、改,它和加快面上斗、批、改的步伐是完全一致的。通过典型,把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和具体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做出了活的样板,使人们具体地看到了运动发展的方向,找到了落实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政策的具体经验。典型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号召力。抓住典型,并认真总结推广,广大群众就比有先进,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就会产生排山倒海的力量。
“抓典型不怕多,越多越好。”这种看法,好象是很重视抓典型,其实并不真正懂得抓典型的重要意义。不抓典型不对,乱抓典型也不对。不抓和乱抓,形式上虽有不同,实际上都不是依靠典型来推动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抓典型“越多越好”的思想呢?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极少数同志不是为了指导工作,而是为了装饰门面,片面追求数量,抓了一大批典型。这是一种不求实效只务虚名的庸俗作风,应当坚决纠正。至于违反毛主席关于实事求是的教导的虚报浮夸的坏作风,即使是刚出现的苗头,也必须坚决与之作斗争。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同志认为典型抓得越多,对工作推动越大。其实不然。如果东也抓,西也抓,抓得那么多,战线太长,精力分散,是一定抓不好的。十个手指按十个跳蚤,一个也抓不住。而且,典型很多,一批又一批地勉强推广,弄得群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是一个也不能落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的。对这种现象,群众批评说:“东来一个典型,西来一个典型,我们不知道拣哪一个好,干脆扔在一边!”
我们抓典型,首先要抓新生事物,抓先进经验。新生的、先进的东西,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少数。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从大量的事物中,精心选择出新生事物,从大量的群众的实践经验中,选择出先进经验。这就决定了我们抓典型只能抓得少,而不能抓得多。抓得少,才能抓得准,才能真正突出典型。如果抓多了,什么都是“典型”,就会使真正的典型淹没在一般之中,甚至被漏掉了。
典型抓得少,就是说,要集中主要精力,认真地去抓好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毛主席教导我们:“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胸中有全局,才能抓好典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教训的。有一个时期,革委会各部门都去抓典型,抓得很多,忙得不可开交。可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统筹全局,典型没有真正抓准,工作还是打不开局面。后来,我们对许多先进单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比较,发现有一个公社落实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搞好农村斗、批、改的先进经验具有全局的意义,集中力量总结推广了这一典型,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全区农村的斗、批、改。
我们深深体会到,要统筹全局,就必须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紧跟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紧跟飞速发展的革命形势,集中主要精力,及时抓住具体落实毛主席的各项指示的典型。手中有了这样的典型,虽然不多,却最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以做到有一个,是一个,抓一个典型,打一个战役,解决一批问题,推动全面的工作前进一大步。
“典型靠群众创造,领导有时抓一抓就行了。”有这种想法的同志,流露出一种把抓典型看得轻而易举的错误情绪,不懂得对典型应当抓得紧,抓得久,抓得深,才能真正发挥典型的作用。
在抓典型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环节不需要领导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典型好比新生的幼苗,领导好比辛勤的园丁,只有经过园丁艰苦的劳动,幼苗才能成长壮大,开花结果。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了解运动的全过程”。遵照这一教导,我们在抓典型的时候,就是要掌握运动的全过程。这就决定了领导抓典型,决不能只是“有时抓一抓”,而应当抓得紧,抓得久,抓得深。只有抓得紧,才能真正了解运动的全面的实际情况,才能掌握住各个阶段的矛盾和斗争。如果只是“有时抓一抓”,就抓不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这样,就只能得到星星点点、片片断断的印象,抓住一些枝节而漏掉了本质的东西。典型本身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典型的经验也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因此,对典型就必须抓得久。只有抓得久,一抓到底,才能在点上积累比较完整的、全面的材料,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并且使典型对面上的工作起长期的指导作用。如果抓一抓,放一放,抓一个,放一个,顶多也只能起昙花一现的作用。我们总结推广典型的经验,主要的是抓好最本质的东西,即规律性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一些皮毛。因此,就必须对典型抓得深。只有抓得深,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掌握新动向,解决新问题,从而推动面上的工作一浪又一浪地向前发展。
当然,典型是要靠群众创造和发展的。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广大革命群众,有许多新经验、新创造,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毛主席教导我们,应该拿出一些时间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看群众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从其中找出先进经验,加以推广。脚板底下出文章。领导深入群众,蹲下来,钻进去,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发现、学习和推广群众的创造。对已经发现的典型,也只有加强领导,多做工作,深入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才能促使它不断完善和提高。用“靠群众创造”来否定领导亲自动手抓典型的必要性,这并不是真正尊重群众的革命创造精神,而是对群众运动放弃领导,不去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这种论调的后面,往往掩盖着不愿意做艰苦工作的懒汉思想。这是要不得的。
在对待抓典型问题上采取什么态度,实质上是实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的领导方法,还是实行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的问题。我们应当学会抓典型的领导方法,在领导思想和领导作风上来一场革命,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很多同志在实践中深有体会地说:“一般化领导,工作必然一般;用典型指导,工作就突破一般。”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团结起来,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要落实到每个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在抓好典型的过程中,领导班子会逐步加深对毛主席这个指示的理解,进一步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促进自己的思想革命化。这样,我们就能够紧紧地和广大革命群众联系在一起,朝气蓬勃地把斗、批、改的伟大群众运动不断推向前进,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本文作者为江西抚州专区革委会的工作人员)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六九年第十一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