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海疆战歌——记人民海军战斗的日日夜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2-02
第2版()
专栏:

  海疆战歌
  ——记人民海军战斗的日日夜夜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在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漫长的海防线上,人民海军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日日夜夜,战斗在海防。他们为人民,屡建战功,保祖国,威镇海疆。
英勇顽强,威镇万里海疆
初冬的早晨,指战员正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突然,战斗警报声响了。指战员们象飞一样奔向各自战位,战艇立即驶离码头,直奔海区。
这是战斗英雄麦贤得所在的“海上英雄艇”。几年来,这个艇的指战员们,学习麦贤得同志的光辉榜样,掏尽红心为人民,坚守海疆歼敌人!他们时刻保持高度革命警惕,一声令下,立即出击。
南海白浪滔天,战艇疾驰向前。战前准备在紧张地进行。指战员们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
第一次担负战斗值班任务的新战士薛章文,挺立在麦贤得战斗过的光荣岗位上,心情万分激动。这个贫农的儿子,决心要象麦贤得那样,发扬无产阶级硬骨头精神,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都要坚守战斗岗位,坚决消灭敌人。他在震耳欲聋的机舱里,仔细地检查着每一根管路,每一个阀门。闷热的机舱里难闻的油味,加上战艇在海上剧烈颠簸,使得他晕船呕吐。他两手紧紧抓住操纵杆,心里默诵着“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坚持战斗。整个航程,他始终挺立在战位上,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行。
风越刮越紧,浪越来越大,战艇在波峰浪谷中前进,摇摆三十多度。这时,战斗航行已经七个多小时,大家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在“八·六”海战中荣立一等功的现任指导员陈文乙,不顾自己晕船呕吐,跑上跑下,和战士们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教导,并用麦贤得的英雄事迹,鼓舞大家。指战员们始终英勇顽强地坚守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劈波斩浪,永当水下尖兵
“毛泽东思想指引着前进的航向,
为人民,甘将热血洒海疆!”
这是战斗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当年视察过的北海舰队某潜水艇上的指战员的豪言壮语。几年来,他们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战斗在水下,保卫着祖国的万里海疆!
一天深夜,海上刮着八、九级大风,潜艇穿过浓雾,劈开怒涛,潜入水下执行任务。指战员们想着自己为保卫伟大社会主义祖国而巡逻,感到无限光荣和自豪。轮机军士长苏洪云,连续值更将近八个小时,累得头上的汗顺着脖子往下淌。战士们催他休息,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我战斗在毛主席亲自抚摸过的主机旁,浑身是力量。为保卫祖国,纵有天大的困难,我也要闯过去!说罢,他又钻进机械和管路的空隙中,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部位。
潜艇在胜利前进。突然,一个巨浪打来,掀起了甲板上的折合板。党支部立即决定:马上修复!艇在半潜状态,要在鱼脊背似的甲板上修复折合板,随时有被巨浪卷走的危险。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英雄潜水兵,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副艇长吴文修,航海长于业勉,战士曲德贵,挺身而出,穿上潜水衣,冲出密封舱,向前甲板走去。咆哮着的狂涛,向艇身不断撞击。于业勉和曲德贵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手挽手,用身体挡住恶浪,掩护吴文修很快修好了折合板。
拂晓,指战员们完成了深夜巡航任务,满怀胜利的喜悦,胜利返航。
常备不懈,海空歼敌显威风
海军航空兵某部三大队,是一个在保卫祖国海空的战斗中荣立集体二等功的四好飞行大队。这个大队的指战员们,牢记毛主席关于“人民解放军的全体指挥员、战斗员,绝对不可以稍微松懈自己的战斗意志”的伟大教导,在守卫祖国海空的日日夜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革命警惕,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立即起飞,投入战斗。长期来,他们一次又一次胜利地击落、击伤了入侵的飞贼。
一天,祖国南海上空浓云密布。两架美国军用飞机窜入我国领空进行骚扰破坏。机场上,战斗起飞的信号弹划破长空。三大队英雄的海空健儿,驾驶着战鹰,直射云天,冲向战区。副大队长陈武录和僚机王顺义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穿云破雾,直逼敌机。“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陈武录迅速地用光环套住了敌机,猛按炮钮,炮弹飞向敌机,一架敌机中弹起火,一头栽进了大海。紧接着,僚机王顺义也紧紧咬住了另一架敌机,一顿猛揍,打得它拉着一条浓烟,狼狈逃窜。
不畏艰险,踏波跨海点明灯
航标兵,意志坚,
踏波跨海点明灯。
迎狂风,斩恶浪,
越是艰险越向前。
连续九年获得四好连队称号的东海舰队某部航标队,长年累月活跃在千里海防线上。为了保卫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他们胸怀朝阳,硬是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在海上建造起一座座壮丽的航标,点亮了千万盏航标灯,为舰艇导航。
不久前,上级指示航标队在一块礁石上建立一座航标,保证舰艇夜间巡逻安全地通过。这里地势险要,水深流急,工程十分艰巨。航标队员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颗红心,来到礁石上,开始了建标战斗。在战斗中,共产党员孙章根迎着艰险冲在前,专拣重担挑在肩。建标需要的黄沙、水泥、石子、钢筋等材料,需要从很远的岛上运来。海面风大浪高,同志们知道他身体不好,劝他不要随船劳动。他却说:“风再大,没有革命战士决心大,浪再高,没有革命战士的斗志高”,他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说了一声:“跟我来!”领着大家划着小船走了。在他的带动下,战友们团结一致,艰苦奋战,终于很快建起了航标灯。
一天夜间,航标队突然发现一盏导航灯亮度不够,共产党员陆明歧立即带领两个战士去检查。这时,大海咆哮,白浪翻滚,是迎着风浪上,还是等大风过后再上礁石?他们又一次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教导,浑身增添了力量。陆明歧斩钉截铁地说:“上!我们的导航灯一秒钟也不能停止闪光!”几个渔民听说他们冒风顶浪查灯,主动拖船下海,送他们上礁。这时,风更大了,浪更高了,陆明歧一边奋力划桨,一边用毛主席的教导鼓舞大家与风浪搏斗,终于,他们来到礁石上,迅速使灯标又放射出了光芒。
还有一次,航标队奉命到离敌占岛屿很近的福建前线某岛执行任务。共产党员、副分队长林中济处处带头,为了迅速做好战斗准备,也和战士们一起抬着五百多斤重的油机上山。这时,他肝病复发,腹部剧烈疼痛。战士们抢着替换他,他坚决不肯,硬是坚持把油机抬到山顶。他说:“是毛主席把我这个苦孩子从水深火热中救了出来,我一定要为毛主席战斗终生!”战士们激动地说:“副分队长心中只有革命,唯独没有自己!”
百倍警惕,誓做祖国“千里眼”
在祖国南海前哨一个三面环海的山上,驻守着海军某部四好连队标兵三○八观通站。这个站的指战员们牢记毛主席关于“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伟大教导,身居高山密林,日日夜夜警惕地守卫在战斗岗位上,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人民立了新功,被人们誉为“南海前哨千里眼”。
一天凌晨,五好战士、雷达兵魏建忠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荧光屏,迅速地摇动着手轮,熟练地搜索和识别瞬息万变的各种目标的回波。他数着一批批目标,激动地想,别看荧光屏小,革命战士保卫祖国的责任可不小啊!这时,黑咕隆冬的海面上,波涛汹涌,目标多,情况复杂。魏建忠牢记毛主席关于“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作最后的挣扎。”“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的教导,严密地注意荧光屏上的每一个变化。突然,几个亮点窜出来闪忽着。小魏机智沉着,很快判明是美帝国主义的军舰。他怀着对美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一面迅速报告上级,一面严密监视敌舰活动。他暗暗告诫自己:要警惕敌人耍花招。果然,其中一艘敌舰改变航向,拐了个大弯,贴着我领海线曲折航行,荧光屏上的回波一瞬间不见了。怎么办?魏建忠默诵着毛主席关于“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的教导,顿时心明眼亮,沉着冷静,继续转动手轮,很快在纷繁杂乱的各种回波中,找到了这个不到半个米粒大的亮点。魏建忠连续紧张战斗了四个多小时,眼睛发涩了,头脑发胀了,其他同志要替换他休息,他坚决不让。他坚持和同志们一起战斗,一直到敌舰夹着尾巴,慌慌张张向外海逃去,他才下班休息。
监视敌舰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指战员们又斗志昂扬地迎接着新的战斗。
军民团结,同守共建海防
一天,北海舰队二○三舰在海上战狂风,顶恶浪,连续执行了十多天巡逻任务,胜利返航归来。一艘小帆船迅速地靠上了军舰。几个自动赶来为军舰补给的老渔民和民兵,热情地把一筐筐蔬菜,一桶桶淡水,搬上军舰。战士们无不激动万分,甲板上下,响起了一片“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的欢呼声。
二○三舰长年在海上执勤巡逻。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的伟大教导,航行到那里,就把群众工作做到那里,始终和群众团结战斗在一起,保卫海防,建设海防。
在一个盛产鱼虾汛期,广大渔民满怀激情,破浪出海,为革命捕鱼。突然,遇到了敌船的袭扰。敌船窜入我捕鱼船队,撞我渔船,扯我渔网,妄图破坏我渔业生产。正在这时,二○三舰赶来了,渔民们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军民一起战斗,敌船慌忙逃窜了。
一场护渔战斗结束,一艘艘渔船不断向二○三舰发出信号:“坚决落实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重要指示,用革命、生产双胜利的实际行动,支援解放军!”
渔民们这种高度的革命热情,给英雄的海军战士带来很大鼓舞。大家连夜赶写、油印二百多封慰问信,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天一亮就划着舢舨,挨个渔船进行宣传慰问。他们把毛主席的最新指示,送到渔船上。渔民们感动地说:我们一定听毛主席的话,永远和解放军团结战斗在一起,保卫祖国的海防。
在战斗的日日夜夜里,二○三舰指战员就这样和广大渔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军舰航行到那里,那里的群众都热情帮助。在生疏海区,老渔民向他们主动介绍水文情况,亲自引航;在礁区,舰上的小艇无法运输,渔民就自动组织舢舨队,为军舰运送物资。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有取之不尽的“补给点”,永远切不断的“补给线”,到处都在放声高歌:“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