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3-24
第3版()
专栏:

  “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
蒲秀莲同志,是辽宁省北票县革委会委员、汤沟供销社革委会副主任。她自一九五四年参加商业工作以来,坚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全心全意干革命。十多年来,她天天同钱和物打交道,克己奉公,一尘不染,从来不搞特殊。贫下中农称赞说:“老蒲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
有一次,蒲秀莲患病住院,认识了一位女知识青年小郑。她俩住在一个病房。秀莲动手术后,小郑就给她端茶倒水,端菜喂饭,照顾得无微不至,感情比姐妹还亲。秀莲出院后,接到小郑一封来信,还邮来四十元钱,托秀莲给她在供销社买些东西。蒲秀莲很为难。她想,这些东西,供销社进货比较少,又是贫下中农需要的商品,给小郑代买,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搞特殊;不买吧,又怕伤了感情。这时,秀莲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她想:“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就不能因“三亲两厚”的关系,为少数人服务。秀莲及时给小郑写了一封回信,说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思想是错误的。小郑在秀莲的帮助下,端正了态度,提高了认识,并且表示:“争取早日返回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象秀莲姐姐那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秀莲的病刚刚好,身体非常虚弱。出院时,医生嘱咐她多增加点营养,保护好身体。这时正好供销社进来一批营养高,价格又便宜的商品。有的同志劝她说:“买几斤吧,好好保养身体,干革命总得有个好身体呀!”蒲秀莲却说:“这种商品我是需要,可是贫下中农更需要。我是共产党员,‘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这种商品,还是卖给贫下中农吧。”
一九六八年夏季,供销社进来一批尼龙哔叽,质量好,价格便宜,买的人很多。这时,蒲秀莲的爱人叫她买点,做两条裤子。蒲秀莲对她爱人说:“我们干革命不能有半点私心,这些商品应该先让贫下中农买,做商业工作的,不能搞一点特殊啊!”蒲秀莲不仅从来不搞特殊,而且连门市部的一个绳头,一张包装纸,一个废纸盒,也从不占用。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