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教学结合实际不单是方法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7-07
第2版()
专栏:革命教师谈思想革命化

教学结合实际不单是方法问题
广西贵县大圩公社高中 黄美雄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己缺少实际知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决心来一番业务上的再学习。于是,我经常去农村、工厂、部队,拜工农兵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实际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但是,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有一次,我准备上“扇形面积计算”一课,打算联系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灯罩和广播筒的面积来讲,以为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中存在着“计算有一点差错,浪费点材料算不了啥”的错误思想。广播筒和灯罩是常见的东西,学生容易理解,但面积计算误差大一些,对它们的功能没有什么影响。运用这些实例,不能克服学生的错误思想,达不到从思想上教育学生的目的。这个方法不好。但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后来,请工人同志讲这一课。他以拖拉机的柴油机偏心轮面积计算为例,说明了偏心轮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学好扇形面积计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的意义后,又告诉学生,如果计算有了误差,造出的偏心轮大小不合规格,就会影响到柴油机的进气和排气,甚至损坏机器。一人浪费一点点,国家损失就是万万千。他要求学生从小树立对革命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
工人同志上的这堂课,不仅对学生很有启发,也给我提出了新的问题。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学习业务,为什么教学联系实际却不如工人同志,难道这仅是一个方法问题吗?毛主席教导说:“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我反复学习了这一教导,才认识到:由于自己思想感情还是旧的,生活的范围又很狭小,按自己的一套习惯办事,所以教学中联系的“实际”,所举的事例,往往有局限性,不能达到很好地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我明白了:业务上的再学习是不可少的,但尤其要自觉地从政治思想上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改造世界观。这样,教学才能很好联系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否则,业务上的再学习就没有正确的方向,也不可能把教学和实际结合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